目前分類:腦與生活 (58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P_20200922_122806_vHDR_On.jpg

 

病人、家屬常會跟我說,對生病後的狀態感到沮喪,覺得自己因為生這個病失去了很多,有的說到不能做原來的工作了,有的說休學在家不知何去何從,有的說是無法專注,喪失自信心,工作或學習表現都受影響,也有的是跟朋友家人疏遠,人際社交功能變得不好。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00922_122736_vHDR_On.jpg

 

既然病人已經在用藥,藥量可能很少,或是有相當劑量,病情也穩定了很長一段時間,為什麼還會復發呢?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00923_124640_vHDR_On.jpg

 

復發及其警覺,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以病人本人或者照顧者來說,對復發這個議題,應該算是思覺失調症照顧及治療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00916_162710_vHDR_On.jpg

 

思覺失調症的好發年齡是14~29歲,大部分的病人,大概都是40歲以前發病,到40歲以上的,發生的機率就越來越少,但難免偶爾會有中老年以後才發生的情況。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70722_181013_vHDR_On.jpg

 

對“生病吃藥”這件事,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跟哲學,如同最常見的感冒,有的人寧願忍受頭痛、流鼻水、咳嗽等生理上的不舒服,也不願意吃藥,覺得症狀過了,免疫力上來就會好了;有的人會為了上班上學能有比較好的精神和體力應對,願意接受醫生的處方用藥,孰對孰錯,有時並不是那麼絕對。但是以思覺失調症來說,我建議仍是聽醫師指示為宜。因為病症對生活的干擾,可能比感冒要嚴重得多呢!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70918_160734_vHDR_On.jpg

 

我在門診或是演講的場合,經常被問到,「家族裡面沒有人有思覺失調症,為什麼會得這個病,而不是得憂鬱症、躁鬱症?是體質因素嗎?」,「這個病會遺傳嗎?適合結婚生小孩嗎?如果要有後代的話,要注意些什麼?可以去哪理諮詢?」基本上來說,思覺失調症是有體質上的因素,也就是具有某種程度的遺傳致病風險,但有這個體質特性,有家族病史,我會說他有致病風險在,但不一定會發病。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00821_123334_vHDR_On.jpg

 

有一些病人會說自己是因為校園、職場霸凌,大考失利,失戀等重大挫折,才會得失覺失調症,那這個觀察對嗎?我在門診看到,確實不少病人在發病前,有一些產生負面感受、情緒,或是覺得很難處理的生活事件。像是過去當兵比較嚴格,有不少是在當兵發病的案例。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00824_132614_vHDR_On.jpg

 

看精神科確實讓人有比較多疑問,像是來看醫生是不是就要吃藥?精神科的藥會不會上癮?會不會傷腦?也有很多病人擔心吃藥就要吃一輩子。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3870.jpg

 

「扎根」造就了千年神木,耐過幾世紀的風吹雨打與地震山崩的挑戰,並能蒸蒸日上。

「扎根」造就了上帝與撒旦在舊約聖經對「約伯」的人生挑戰,終能耐受財產盡失與親人的失去,更開創人生新局。

人生的「扎根功夫」貴在身、心、靈的健壯。身必體力壯、腦力充沛;心則心境寬廣而精彩;靈必厚實而自在。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00813_183525_vHDR_On.jpg

 

精神健康基金會長期呼籲,父母、師長需警覺青少年及青年的精神健康狀態,定期檢測身心壓力及思覺功能障礙。在思覺失調症發病前兩年左右,就可能已經出現了癥兆,例如,學業、工作表現變差,人際關係變差、注意力下滑。這些表現變差的情況,大概要到什麼程度,應該驚覺找醫師幫忙呢?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80608_114201_vHDR_On.jpg

 

提問:

孩子的爸爸有思覺失調症,控制得很好,工作、生活都很正常。我們從孩子小時候就很注意他的狀況,孩子高中就發現有症狀,我們趕快帶他去給醫生看,這幾年都配合治療,還是越來越嚴重,連生活都無法自理,比爸爸狀況還糟,怎麼辦?

 

回答:

家族中只要有人罹患精神疾病,就會給家人帶來相當大的、有形或無形的困擾。除了因為疾病本身牽涉到治療上的問題、對病人照顧的問題之外,另外還有一層抹不掉的隱憂,就是精神疾病會不會在其他健康的家人中發生。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169.JPG

 

我在門診、演講的場合,經常看到很多很用心、很認真的家屬,有病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也有伴侶,子女,當然也有熱心的親戚、朋友、鄰居。有的關心病人不服藥,有的擔心整天關在房間,跟朋友疏遠,不出門工作,有的煩惱孩子的未來。有機會的話,或是適當時機,我通常會提醒家屬們: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00714_135029_vHDR_On.jpg

 

無論是思覺失調症症狀帶給病人的孤單、寂寞,家屬在照護上,與病人相處上,也會有孤寂的情況,這是很辛苦、很困難的,但也值得嘗試面對、處理。我們先來談病人的狀況。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00713_134100_vHDR_On.jpg

 

有些家屬會很煩惱,在思覺失調症病人病情較穩定後,是否應該讓他知道自己得了思覺失調症?如果是,是由家屬來講,還是要醫生跟病人說?。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1001.jpg

 

佛法談「色空合一」,基督有「奇異恩典」,襌宗求「頓悟」,這都是人生的成長。而這人生的「成長」,是人生無止盡的「超越與演進」歷程。

我們並無法如聖人般大徹大悟,但我們每天生话,接受人生種種大小事的挑戰,確可有點點滴滴的無數小徹小悟,藉由這種小小步骤的「超越與演進」的人生歷練與淬鍊。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就已有不同品質。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3060.jpg

 

家屬經常會問說:「有時家人會好一段時間不想吃藥,或是對吃藥很抗拒,不曉得應該要怎麼勸他?」有的更不要提勸他看醫生,只要一說到這件事情,就馬上很抗拒說:「我不要看醫生!我沒有病!」,這樣可以怎麼做呢?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3061.jpg

 

家屬會問病人,「有沒有吃藥?」、「平常有沒有規律地用藥?」或是「有沒有遇到什麼挫折?」但這樣的關心,有時卻引發病人的怒氣,他會生氣怎麼一直在問他有沒有吃藥,這樣反而會造成跟家人之間的衝突。關心、提醒病人吃藥的問題,很常在診間或演講時,提出來詢問。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5010.jpg

 

「思覺」在你我的生活點滴與人生經歷、歷鍊裡,它不易被察覺,但它主宰了你我的無盡「存有」。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145.JPG

 

生活壓力,尤其在人群互動當中所造成的壓力,容易造成人際敏感的現象。在門診中及講座問答裡,很多人提到這樣的問題,家人去上班回來說被排斥或被欺負,後來甚至覺得他們是故意設計,讓他工作不順,表現受到影響。那麼,這到底是不是生病呢?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00509_165822_vHDR_On (1).jpg

 

朋友相遇,說“你今天精神好!”意味著你給朋友一個具有正向情緒、正向行動力、正向思考的印象;你講話有力、動作敏捷、有幽默感。相反的,若朋友關心你精神不好,代表你給朋友表情不精采、行動力薄弱的印象;你講話無力、行動遲緩、心情消沉,失去了朝氣與幽默感。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