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腦與生活 (57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40108_DSC09678.JPG  

 一般人普遍有一種想法,認為「精神病是會遺傳的」。精神科醫師在平常的診療過程中,也常會被家屬詢問,如果家人中有一個親人罹病,自己會不會也發病?會憂慮,子女會不會也發生精神病?很顯然的,家族中只要有一個人發生精神疾病,就會給家人帶來相當大的、有形或無形的困擾。除了因為疾病本身牽涉到治療上的問題、對病人照顧的問題之外,另外還有一層抹不掉的隱憂,就是精神疾病會不會在其他健康的家人中發生。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3298  

 在第三個階段中,要進行提昇腦功能的操練,也就是學習善用壓力。在第個階段學習面對生活挑戰與壓力的過程中,就是在學習面對環境應對進退的心理技巧,學習在環境變動中,能找到對應角色的新平衡點。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3294  

 

從心腦操練的立場,我提供以下3種腦力操練的原則供大家參考: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3021   

 

 不論在臨床上,或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有不少人是處在腦力不夠用的狀態下。例如有些人會因為工作忙碌,缺乏休息,引發情緒暴躁;因為事情太多,煩惱太重,也會使腦力負荷不起,產生失眠的現象。臨床上經常可以看到,有些病人原來的精神疾病治療得相當成功,已經沒有什麼精神症狀的困擾,也很高興能夠找到一份工作,但往往在工作12個月後,又開始出現睡眠品質不好、情緒不穩定的狀況,甚至引發原來精神疾病的惡化。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2579  

 如果能仔細觀察、思索當下面對的困難,才能對目前當下的情節有真實的掌握。這時候,會產生兩種判斷的結果:(1)當下面對的困難是可以在自己能力範圍以內、或可用的資源的範圍內解決的,(2) 當下面對的困難是自己能力或可用資源不足以解決的狀況。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2482  

 我們設想一下,在二、三十年前的社會運動中,這些熱心人士若是不能以理智面對冷酷的社會反應,採取退一步、轉個身的方式,可能會悲壯地以視死如歸的態度,採取暴力、激烈的社會運動方式,結果反而會折損他們的組織能力,變得更不為社會大眾接受,也不能繼續累積他們的熱情、知識、反核的能力,更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帶動台灣的新社會運動。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2701  

  有時人生中的許多遭遇,如果能退一步、換個角度來看,會多出一些迴旋的空間,讓自己可以施展理智判斷,達到一種海闊天空的心境。在面對人生的難題時,不一定需要在當下勇敢地向前衝,若是能稍緩一下,轉個彎,等換個角度看清楚另一面時,或許可以想出更理想的面對或處理難題的方法。所以,我鼓勵在遭遇難題時,退一步、轉個彎。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1120_DSC09634.JPG  

~~前文回顧~~ 

失落 ~從親密關係失落中走出人生新境界~ (上) 

失落 ~從親密關係失落中走出人生新境界~ (中) 

  

 從精神樂活的觀點,對於現代社會普遍的失落現象和場景,我覺得有兩個議題值得加以討論:

(1)要了解所謂的互相依賴的親密關係在現代社會的可能多元變化。也就是說,現代社會是動的社會,人際互動、工作上的變動、對人生觀點態度的多元性,架構出一種富有變動性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密、互賴的關係也具有相當變動性。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1113_DSC09996.JPG   
 

~~前文回顧~~ 

失落 ~從親密關係失落中走出人生新境界~ (上)  

~~繼續閱讀~~ 

失落 ~從親密關係失落中走出人生新境界~ (下) 

 

 依一般常情,兩人有緣相逢,彼此互相照顧,發展出依賴親密關係,這是何等深厚的因緣。但因為種種因素,導致兩人無法繼續維持這種關係時,若是能彼此互相鼓勵、安慰、包容,祥和分手,這是值得鼓勵的。在分手的過程中,有時難免會出現一些生氣的反應,或說出一些傷人的話,這時候應該彼此互相理解,接納對方的情緒反應。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1106_1_DSC09625.JPG    

 社會媒體經常會報導一些因為原本擁有的東西、尤其是愛情發生變化時,當事人做出的種種不理性行為,如自殺、殺人。在人世間,情感失落是一種普遍常見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可能會遇到這類狀況。在現代社會中,結婚年齡延後,國家經濟發展遲緩,工作難找或是工作不穩定,薪水不如預期理想,現實生活中有諸多不盡如人意的事,大家經常得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2611  

 前面提到的自覺處處不如人的案例,因為她經歷過嚴重的精神疾病的困擾,一下子要她回到原來的生活場景,的確讓她有抬不起頭的感覺。而且她在這同時,還是殘留一些因信心不足而引發的關係意念,經常會把別人平常的對話加以引申,把別人無特別用意的話解讀為有意義的批評。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3239  

 這位女性案例原本個性上有要求完美的傾向,對未來充滿憧憬,但半年工作下來,讓她對自己產生莫名的懷疑,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真的能在公司裡有良好的表現,也懷疑自己是否不可能得到上司的任何一句讚賞,連在堂姐面前也覺得抬不起頭來。這種生活場景讓她產生極度的不安、焦慮,甚至覺得人生沒有未來。最後在極度恐慌、憂鬱之下,不得不請長假休養。顯然她已處在一種對自己喪失信心、恐慌的狀態,致使她的工作表現不如自己預期,也不如上司及同事的預期。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3003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對於遭遇困難、挫折的子女、親友、同事,常常鼓勵對方要對自己有信心、要開心點、要有正向思考。這些話講起來容易,但對於正處在心虛與沒有自信狀態的當事者而言,不可能單憑這一句話就能挺起胸膛,把自己鞏固起來。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3470  

 從精神健康(www.mhf.org.tw)的角度來考慮,人在精神飽滿的狀態下,才能做出理性的分析,提出好的、建設性的意見,因此必須有規律的生活,晚上能在12點以前上床睡覺,讓腦獲得足夠的休息。在精力充沛的狀態下,即使工作中遭遇挫折,也能夠冷靜面對、清楚地分析,累積自己的經驗和資歷,學習掌握情緒,化解不安、焦慮,從挫折中學習成長,這樣才能增強自信心。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3353   

 

 西方價值之輸入,台灣傳統文化融合儒道釋的生活型態與價值明顯地崩解,甚至喪失掉了。社會上部分迷失人生方向的人,可能只陶醉於表淺的個人主義,講究所謂的「自由」,顯得我行我素,不重視社會規範,不願意負擔責任感,也忽略了工作在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因此工作之中,不論是跟同事意見相左、工作壓力大一些、或是對老闆有意見,只要感到有一點不順心、不愉快就馬上離職,而不會想要學習面對問題、處理歧見、累積經驗。一再換工作的結果,自然無法取得工作的資歷,間接地也導致薪水無法理想地增加。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2475  

 

 201293日的自由時報上,不由得人不注意的是斗大的標題「青年好窮  收入倒退17年」。新聞的內容是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2011年未滿20歲及35-39歲者的平均年所得均不如15年前的水準,30-34者甚至創下近17年來的新低。台灣年輕人的所得收入大倒退,成了「青貧族」。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現代豐富的媒體資訊,應可從其中搜尋到諸多有利個體自我成長、豐富精神內涵的素材。所以在現代生活中,要對時間做好適當的安排,除學習、工作、休息、運動等必要時間外,在每天或每週的生活中,可從報紙、雜誌、電視、網路上如叢林般的媒體資訊中,選擇有利自我成長的4成份,搜集那些好的、可用的資訊。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的個人精神內涵有4種重要的成份:(1) 個體的自然性:個體自我是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所謂大自然包括最基本的身體相關生物學及個體存在的周圍自然環境;(2) 個體的養育性,即自我的成長性。人隨著年紀漸長而逐漸成長,這個過程是要被教養、養育、訓練的;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媒體無遠弗屆、鋪天蓋地的影響力是大家有目共睹,不得不刮目相看的事實。然而,也有些人開始擔心,如此龐大的影響力究竟對精神健康是有好的或不好的影響呢?!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0828_DSC09610.JPG 

就精神樂活的觀點而言,人的精神功能來自腦力,腦是生物性的器官,在迎接所面對的衝擊時,腦的耐受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增加耐受力,一方面必須了解腦力是有限的。當衝擊過大時,連一般常態的正常人或曾經很成功的人,腦力也可能會不夠用。至於從小到大不曾操練腦力的人,腦力的承受能力相對會較低。甚至有人天生腦力脆弱,承受衝擊時更顯得弱勢。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