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3236

 

父母總是期望孩子能夠平安長大,能順利出社會,能順利經營自己的人生。然而,當今有不少孩子成長得不平安,或學業完成後不能順利出社會,長期待在家裡,確實令父母感到不安與苦惱。焦慮不安的父母,總是催促著孩子要走出去,去交朋友,去找工作,去經營自己美好的人生,不要一直埋沒在家裡的房間裡。父母一直努力地催促,往往得不到好結果,想要放棄不管,內心卻掙扎著,不放棄任何可能的希望,直到最後筋疲力盡,仍不時地問自己,要放棄他或繼續努力去催促他?下面是一個常見的案例。 

母親描述著她那位大學畢業的女兒,工作三年後,與男朋友交往了一陣子,後來不知是因何緣故,感情發展得不順遂,兩人宣告分手了。之後女兒總是不言不語,後來連工作也不做了,整天待在家裡。母親為此擔心不已,不知該如何是好?回想女兒自求學階段以來,個性一直較安靜、溫和,喜歡彈鋼琴,在工作與交男友的時候,曾抱怨和同事相處的不安與困難,抱怨外出不安全,時常長時間待在自己房間裡。 

當時父母各自忙著自己的工作,一位大她三歲的姐姐,也是忙著自己的事。在忙碌的生活中,看著這個不活潑的女兒,總以為她休息一陣子之後,就會再去找工作,起初並不以為意,但是一年年過去了,這個女兒仍然長期待在家裡,不出門;跟她講話,她也愛理不理,不想交談;要她做點家事,也敷衍了事。 

父母愈來愈擔心,來門診尋求協助的母親感嘆地說,女兒年紀已近30歲,父母一直努力催促她要走入社會,要去找工作,但是總像是耳邊風一樣,已經努力得累了。這位耐力將盡的母親,提出一個疑問,我到底要繼續努力呢?還是就放棄她?

 

從精神病理學的觀點來看:

這位出不了社會的女兒,長期以來個性較安靜。學業完成後,出社會的過程並不順利,有人際相處的困難,有情感生活的挫折,顯然有她日常生活的壓力場景,而未能做有效的處理。平時的家庭生活中,家人各自忙自己的工作,深入互動的機會不多。顯然這位「女兒」在出社會不順遂的過程中,顯現了孤島的生活型態。

假以時日,其生活型態的孤島現象就愈來愈明顯,並且變成一種固著的生活習慣,愈來愈離開人群,對職場的環境愈來愈陌生,朋友沒有了,老同學不見了。在社會中生活的應對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出門去外面走動就變得陌生,而對周圍環境愈來愈感到陌生。父母一直催促她出門去找工作,顯然對她而言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了。難怪,父母不只心急,且因而感到無比的挫折。

 

本文精簡版刊載於張老師月刊2018年3月號

「心腦操練坊」之“胡海國:面對啃老族子女,該放棄或是持續催促?」”

  

~~繼續閱讀~~ 

社會孤島症候群 ~要放棄或繼續努力?~ (中) 

社會孤島症候群 ~要放棄或繼續努力?~ (下) 

 

BrainLOHAS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腦力壓力紅綠燈APP(Android) https://goo.gl/3NqVS9 (iOS) https://goo.gl/YjaPtY   

arrow
arrow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