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有瀏覽科學(science) 雜誌的習慣。在2025年元月387卷6730期(222頁),刊登了一則「工作與人生」的專欄。題目是「找到我的真正實力」。它引起了我的興趣,作者 Lan Nguyen Chaplin 是一位學有所成的名教授,常常受邀到世界各地去講學。他以自身經驗,提出一個有趣的論點,「真正的實力,不是在維持人生道路永遠不會踉蹌、不顛簸,而是在人生困境掙扎時,有勇氣承認它,並向外尋求支援,且堅定地重整腳步、重新出發」。

淺米色和淺藍色抽象水彩婚禮邀請婚慶網站
   《人生的經驗是建構在腦裡面》
人生的經驗是真實的存在一個人的精神生活𥚃,不論是成功、愉快或失敗、痛苦的經驗,都不只是一句話,也不只是一個人心裡的感受,而是刻劃在腦內神經廻路的結構裡,是一個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是精神內涵𥚃一個有意義的記憶和相關的情緒感受,一個人只要想到這個經驗,就會激發相關的美好或痛苦的情緒。經驗往往是人生路上的標誌,標誌人生過去的路線,也會引導未來人生的走向。作者Chaplin教授過去一直以來的成功經驗,給自己的人生堅實期待與永往直前的人生方向,創造出一種僵化的經驗。
   Chaplin 教授一向的人生經驗是努力上進,不辜負父兄的栽培與期待,眼看升上教授職位並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他自視甚高,不讓自己人生道路上有任何缺點,在同事、朋友的眼光中是一個無懈可擊的強者,是成功的典範。

淺米色和淺藍色抽象水彩婚禮邀請婚慶網站 (1)
《人生是一個動態歷程》
就如我在精神健壯之道(精健道)的大眾精健知能(literacy)演講中,常常提到的一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十點之八九」。就像飛行四海的候鳥,也偶爾會碰到天候不佳或颶風襲擊的干擾一樣,主要是生物的一生,一定會有種種威脅性或踉蹌顛簸性的衝擊,無論個體多強壯,只要生命歷程碰到的威脅或衝擊過強,應付衝擊的體力或腦力總有不夠用的時刻。這是生命的常態。一個人,過度的自以為人生,一直是無堅不摧,不要可能會有挫折失敗,就可能會陷入人生掙扎的泥沼中。
    《自我覺知》
  Chaplin教授之所以能體悟到「真正實力,是在人生掙扎時,有勇氣承認自己正陷入掙扎的陷阱」,使他能在掙扎的困境中,進一步地「自我覺知」深陷人生枷鎖中,精神困擾的感受。他覺察到自己精疲力盡,腦力與體力耗竭的狀態與困擾,他知道腦生理功能不對勁了,他整晚失眠,頭痛不舒服,又發覺注意力無法集中,做事效率差。他機警的警覺到「一向以來努力不懈,以求成就的人生實力」正在耗損他的能力、正在增添他的不舒服和痛苦。這種自我覺察是Chaplin教授人生能有效轉折的要素。
《轉個方向看人生》
   Chaplin教授深深反思並發掘出自己另一個強項實力,就是「對自己承認自己的有限性」,並用心探索另一個人生的出路。這種深沉反思之後,覺悟自己,不論過去成就如何,自己的社會地位如何,自我仍是具有相當的有限性。我一直以為一個人能自我覺知,自己人生的三個要件(1)個人一己的個性與腦力,(2)個人生活環境的特性,(3)自己人生願景,是一個人一生中追求正向精神成長的必要功課。 Chaplin 教授的覺悟,使他發現自己的人生追求的願景,在他生活環境的衝擊下,他的腦力應付不來。這三種人生要件構成的三角關係,是人生歷程中追求精神正向發展,追求人生平安幸福的一個窄門。除非一個人能認清它們,並能掌握它們,否則就變成人生發展的枷鎖了。Chaplin教授的覺悟,使他邁入跨越人生枷鎖的第一步,他開始可以轉一個方向看他的人生之路,開始尋找可行的另一個方向,重建他的新人生。

淺米色和淺藍色抽象水彩婚禮邀請婚慶網站 (2)
《三五成群、相互關懷》
   Chaplin教授開始去探索自己生活圈、學術圈裡面所認識的熟人,小心翼翼的分享他目前困擾的點滴片段,大部分人均向他說,以你的才能這些都是小事一樁吧,你沒有問題的。或者會說這種種事情每個人都會碰到的,都會度過去的。他們想讓Chaplin 教授放心,說一切會沒事的。Chaplin教授感到很無奈,只得靜靜的離開他們。Chaplin教授後來也真的碰到幾位能真正同理他的同道好友。Chaplin 教授說「在那個時候,我全盤托出我的困難,我敘說過去30年歲月中都是如何的努力,如何強力的推擠著自己,邁向理想中的成就和地位,如今是全然瓦解了,真的是累了。我已經崩壞了。」他說,「很幸運地他們能夠不論斷我的好、壞、對、錯,他們一直尊重我的有限性,尊重我一切的努力,也尊重我的所有應付的過程。他們也進一步,提供一些諮商的資源、法律的協助和社區的支持團體給我參考。他們的態度和所作所為讓我體會尋求他人的協助,並不羞恥、不丟臉。讓我體會到甚至是社會上有成就的人、知識分子、專業教授職位的人,仍然可能需要他人的支持,尋求他人的協助。他們進一步鼓勵我,保有自己的身體健康與精神舒適,是必須擺在第一順位去處理的。」
   這正是我一直在精神健康基金會提倡我們在平時都要經營、培養一群「三五成群精健家族」的道理。我們人生在世,要不時地安排時間,大家多聚會聊聊、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和情感的連結。平時分享人生樂趣,當三五成群精健家族中,有任何一個人需要協助、需要支持的時候,就可以有知心的家族朋友,給予即時的同理,獲得即時的關懷與支持。不會像陌生人一樣,給些不具同理性、不恰當的安慰或只是見外、客氣地說「一切都會沒事的」,「一切都是小事」,「一切都會過去的」等等無關痛癢的建議和鼓勵的話。
《懂得保腦、健腦》
   在日常生活中,從事保腦與健腦的心腦操練,我鼓勵大家要記得下面16個字「保養頭腦、免除煩惱,三五成群、溫暖人心」。保養頭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均衡的飲食、營養適中,有適當的運動、維持體能之外,還要建立有節奏、有規律的生活步調,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日常生活中,用心生活,多安排和別人聊聊天、參與種種活動,不要固步自封,有效開展自己的腦功能,累積日常人生的經驗,使每天生活充實,人生不白過,對周圍環境多關心,每天都感覺有所收穫。如此,可以引導腦神經廻路的多元且正向連結,面對日常生活能夠培養良好、順暢的應對進退的技巧。面對生活的挑戰,有充沛的腦力資源,有優勢的應對進退技巧,那麼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煩惱,就消除掉了。
   「三五成群」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安排時間和有緣的、談得來的朋友、同事或同學,多多來往,多交心,平常分享生活的樂趣,也分擔生活的困擾。我稱之為在精神生活上能夠一起成長的「精神健康家族」。如此,就可以建立互相間的信任感,能夠隨時互相關懷的「三五成群,像家族般的精健家族了。」人生因而不孤寂、不孤單,擁有溫暖的人情生活。在世事難料的一生,當受到人生變局的時候,能夠隨時有「三五成群的精健家族」相互同理、互相協助與安慰,這正是Chaplin教授費盡心機,才找得到他的人生貴人,在他脆弱的時候,給他所需要的同理心和協助,支持他,平安度過他人生的難關。我們精神健康基金會,一直以來都在鼓吹,人人在平常的時候就要經營「人生路上有緣人」似家族般的「三五成群精健家族」,如此地經營人生,就不會在人生緊急時刻,落單了。

淺米色和淺藍色抽象水彩婚禮邀請婚慶網站 (3)
《總結》
  總括來說,Chaplin教授的生命故事,給我們很多啟發。這正是精神健康基金會長期以來推廣的「精神健康知能」,其中包括幾個重要元素:
(1)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自我覺知的反思習慣。除了自己確知「要努力追求成就」,「要求自己對家庭、對社會有貢獻」之外,也要反思「自己腦力」面對生活環境的不利或有利條件時,自我人生追求的運行過程中,是否腦力充足?是否壓力負荷達到了臨界點?是否原來愉快、快樂、幸福感覺不見了?是否精神生活充滿了焦慮、易怒、鬱鬱寡歡?是否身體功能異常?是否思緒亂了、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表現變差了?
(2)自己能夠自覺腦力不足以應對現實生活的壓力負荷,而呈現上面種種情緒的、行為的、思考認知的和身體健康方面的種種困擾,就要懂得下面幾項救急的功夫,扭轉腦力不足的局面,而跨過人生當下的挑戰,轉一個方向看人生,走出新的人生道路。
(a) 當下操練「足定氣靜」的身體放鬆正念,減緩腦的壓力反應,使腦功能恢復彈性,穩定情緒,並能進行進一步的反思與判斷,使自己能擁有「定靜安慮得」的精神功能。
(b) 在擁有「定靜安慮得」的精神功能下,仔細看清楚當下自己生活環境中的壓力來源,自己人生願景的追求和當下自己腦力充沛的程度。把當下造成腦力過度負荷的元素卸下來。例如,減低自己人生的要求或者把環境中不利的條件分開、避開或者多做身體放鬆正念操練,或多安排休息時間,以補足不足的腦力。如此可以使腦力恢復彈性,減少過度不舒服的壓力反應。求得當下腦力與壓力之間的新平衡。
   (c) 懂得求助他人的同理、協助與支持:不管一個人的成就多高,不管一個人是多麼的聰明,每個人的腦力都有它的有限性。在超越腦力有限性的界線之外,就會造成過度或者過度持續的身心壓力反應,造成腦功能的病理變化與惡性循環,使一個人的精神功能,被卡在人生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所以要能夠及時警覺,自己腦力不足以應付現實生活壓力時候,身心多元性的不舒服感受,正如Chaplin 教授所感受的一樣。要能當下知覺到現實生活的壓力已經超越自己腦力所可及的範圍之外了,那就要及時尋求三五成群精健家族的同理、協助與支持,若仍無法化解精神功能的困擾,進一步就要掛號精神科門診,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的診治,以診察造成精神功能困擾的病理因素,給予必要的精神醫療,包括可能的精神科藥物的治療和精神科會談治療,使當事人能順利跨越精神功能障礙和人生的困擾與陷阱,走出新的人生方向。
(d) 以五步驟,跨越人生困境,走出新的人生:所謂的五步驟是要能過自我覺知「自己的腦力特性和自己的人生願景以及當下環境的有利因素」,在「定靜安慮得」的精神功能下,(i)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接著要 (ii)用心生活,善用每一天的時間,好好做生活的安排,使自己在生活中能夠獲得新的經驗,(iii)獲得新的成就,縱使那是小小的成就,也要給自己鼓掌、加分。重複進行上面(i)(ii)(iii)三個步驟,就可以由小成就累積出明顯的、看得到的成就,因而進一步建立自己(iv)重新獲得成就的信心。最後就可以在有成就、有信心的精神功能狀態下,(v)走出新的人生方向,也可以說獲得了一個新生命的感受。這正是所謂「跨越困境、人生演進」的寫照了。
 註:胡海國 精健道 (精神健康基金會出版)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腦力壓力紅綠燈APP(Android) https://goo.gl/3NqVS9 (iOS) https://goo.gl/YjaPtY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腦力壓力紅綠燈 精神健康評量網頁問卷:  https://app.brainlohas.org/scal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胡醫師 的頭像
    胡醫師

    心腦操練 精神樂活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