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220121_194825_vHDR_On.jpg

 

請問胡醫師:

孩子生病後,對自己該處理事物的積極度降到很低,尤其是功課作業,但偶爾還能做得不錯。當孩子又出現沒動力做事情的情況,該怎麼判斷,是症狀影響?藥物作用?還是個性的問題?

如果跟孩子對事物的看法、觀念有分歧,或是孩子得不到想要的,就以言語或生命威脅,甚至會跟父母說:「我都生病了,你還給我這樣的壓力」。該怎麼做才好?

 

 

孩子沒動力、不積極,該怎麼判斷是症狀影響?藥物作用?還是個性的問題?

-從看到的現象來解決問題,無論原因為何,首先都要考慮帶動孩子,建議先從生活的規律性做起

病人沒動力、不積極是一個很常見,也很複雜的現象,我建議不妨改變舊有的思維模式來處理,過往慣常先探究原因,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或許對此幫不是太大,不妨試著從面對現象本身,應對現象帶來的問題,不管背後造成的原因為何,都要去思考如何帶動孩子。

 

可能的原因大致有三:藥物、疾病症狀、個性特質

形成這現象的原因可能很複雜,有時也不是單一原因。有時候藥物會讓孩子稍微疲累、倦怠、提不起勁,再加上他讀書、做事的動機也不強,父母覺得叫不動,就會顯得懶散、消極、沒有動力,此時去區分原因,在我看來,不是第一個要去考慮的。

 

有藥物問題?找醫生

一般父母或親友都會先想到是藥物所引起的,如果擔心的話,可以在回診時跟醫生討論:「欸,這個藥,是不會會讓病人這個樣子?」醫生會評估調藥的可行性,有些藥的劑量比較輕,或作用較緩和,可以考慮調藥,包括劑量或是更換藥物。

釐清原因跟處理問題是兩回事,不管原因為何,總是要有其應對方法,而這跟釐清原因,可能不盡然有直接關係。怎麼說呢?回到用藥的問題上,處理的方式是跟醫生詢問及討論,若是已經討論過了,也處理過了,我建議藥的部分就到此為止,不必再去區分或歸罪。而疾病本身確實可能會讓病人提不精神,什麼都不想做,這是負性症狀的表現。另外,病人原來的個性特質也是一個可能的因素。

換句話說,孩子懶散、沒有動力這個現象,可能是有自身個性、疾病負性症狀、藥物副作用等因素造成的結果,在這之中,藥物反而是比較容易處理的,可以跟醫生討論,通常醫生會視情況調整。

 

增加做事的動力:(1)讓事情容易做-降低做事的阻礙;(2) 有做就給予獎勵-增強正向連結

不管是什麼原因,父母對孩子這樣的情況,要做的功夫大致是一樣的。他比較懶散,那就要降低做事的阻礙或門檻,讓他可以克服,容易動身去做,而且容易完成。或者可以做點什麼,像是稱讚及鼓勵,讓他產生成就感。

 

從陪伴開始培養及營造接納的氣氛

有了成就感,再回到陪伴,讓孩子覺得:「我旁邊有父母家人在,我這樣好像也沒有被罵,也有沒有被排斥,還是可以一起,快快樂樂過日子。」進而產生被接受,有愉悅、快樂的感覺,好像可以大家一起過日子,先養成這樣的氣氛,然後再慢慢帶動。

從生活的規律性開始慢慢做起,一步一步帶動他的生活規律,再一步一步,向前走。每一步,在這個時候,用行為治療的原則是很重要,一定要給他強的鼓勵,或者,帶他去哪裡,看有沒有他喜歡去的地方,可以一起討論:「我們是不是一起去哪裡?」也可以把他過去感興趣的部分拿出來加以應用,完成一個任務或一件事,就給他好的鼓勵,盡量避免批評、嫌棄或負面語氣及語句。

 

接受孩子的現狀,調整期待的目標

父母對孩子都有很高的期待,或者用「過去的他」來期待現在,這個過度的期待,往往父母的臉色會不好看,語氣會不好聽,只要這兩項一出現,孩子的情況就更嚴重。所以,這對父母也是不情之請,也是種不容易做到的要求,但確實是要能夠降低對孩子的要求水準,才可以進一步帶動。

假設父母一直有很高的期待,尤其只用嘴巴講,而沒有跟他一起,沒有陪伴,沒有一起做同一件事,會更難帶動。因此,盡可能在這方面要稍微了解孩子現階段的狀況,評估他在此狀況下可以達到的目標,以此為目標去帶動會比較好,才可以有效果。

 

心力放在如何來帶動孩子上

我建議父母應該要專注在怎麼樣來解決我們看到的現象帶來的問題,也就是說,探究原因不用那麼大的心力,因為不管原因為何,不管是藥物、疾病症狀還是個性導致,尤其負性症狀表現跟個性特質,這兩個都需要同樣的方法去帶動,如果是藥物導致,也已經做了適當的應對,已經跟醫生講了,醫生也判斷過能不能調整藥物,能的話也處理過了,此時再一直執著在那邊,並沒有什麼好處,反而徒增困擾。在這樣的方式、情況之下,應對後續的處理,大概都是由上面敘述如何帶動孩子的共同原則。

 

孩子講不聽、難溝通,還怪罪父母,該怎麼做才好?

-檢視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及期待標準,是否也讓孩子很受傷,把標準調整到孩子現階段能達到的目標,適當給予鼓勵、支持及陪伴

在臨床或是演講的場合,常有父母會這樣抱怨,父母很困擾,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如果站在病人的角度來看彼此的溝通及互動過程,或許不盡然是如此。通常我比較有機會跟病人談話,病人抱怨父母的情況也很多,為什摩會產生落差呢?從我的觀察與判斷,我認爲是父母的期待跟孩子的現在的實際能力水準有落差,當然,孩子自己也可能對自己有過高的期待,造成自己的挫折也是有的,在此先不討論。

 

同理孩子的現狀:(1)處在父母過高或過去的期待下,(2)要面對及應付疾病帶來的身心變化與不適

孩子處在這落差之中,總是達不到父母的期待,久而久之,他會越來越挫折,越來越沮喪,孩子也是有感情、有情緒的,尤其成長中的青少年更是敏感,他有很嚴重的挫折感,導致這後來一有挫折就發脾氣,覺得自己好像不如期待。他不是喜歡自己那個樣子的,他自己默默很努力,但就是做不來,做不好,如果此時父母又在旁邊碎念、嫌棄,或是要求太高,沒有同理孩子的能力與挫折,說出來的語句和語調就不好聽。一般來說,父母自己是不自覺的,但孩子聽得很清楚,從語言,從臉色表情,從行動傳遞的負面評價,傳遞對孩子的不滿意,孩子感覺得很清楚。

 

藉由陪伴與討論,了解孩子現階段的狀態與能力,避免批評,盡量接受現在的他

我能了解,這也是強父母之所難,但我建議還是稍微找時間、找機會,跟孩子坐下來談談,降低父母的姿態,身為父母,不要對他要求太高,忍受一點「他現在就是這個樣子」,就現狀來考慮。看他的意願,陪他在一起,多了解他,多一起活動,聽聽他的心聲,聽他想要做什麼,而不是一下就指示或命令他去做什麼。

 

改變態度,找到孩子願意展蔪露自己的相處模式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適合對待的態度與方式也不同,父母可以試著改變態度,用不同的態度跟方式對待孩子,再從中發現、了解用什麼態度相處,可以讓孩子能夠、願意展露他自己。他也是一個「我」,讓他的「我」一樣可以展露出來,可能他的「我」變得比較小了,能量也比較小,而且他可能因為疾病受過很多傷,他生病的過程是要自己經歷的,真的是很不簡單的過程。

 

父母蹲下來,跟孩子一樣高—改變方式跟態度,跟孩子重新相處,讓孩子喜歡跟父母在一起,再慢慢引導往期待的方向前進

在這種情況,有這樣的了解,父母就當作是委屈一點,要跟孩子一樣蹲下來,就好像孩子變那麼小,然後我們像孩子童年時候,重新相處、重新發現,一步一步來讓他感覺到「好像跟我現在的父母在一起蠻愉快的,還蠻喜歡的」,從這邊做出發點,慢慢來,向原來父母期待那個方向去移動,我想基本原則還是這樣的方法來進行。

 

同理孩子生病後的狀態並不容易,但需要也值得去做

這兩個父母常見的困擾,在我看來,多數是因為父母不理解,或是沒有同理孩子生病後的狀況,包含腦力、體力變差,還有身心及環境變化帶來的心理上的挫折、被排斥等情緒感受,更多的時候,孩子是難自我理解的,說不出所以然。我們常聽人說,或者自己也曾有類似的感受:「生了某某病,才知道原來這麼痛苦」。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在陪伴孩子的過程及跟他一起做事時觀察得知,我也很鼓勵跟孩子談談聊聊,抱持著開放、不批評的態度,聽孩子的心聲,聽孩子的想法,你不一定要提出建議或給予解決的方法,有時你需要做的只是傾聽或是表示理解,對孩子來說其實就是很有用的支持力量。

 

影片:

【請問胡醫師】ep 40 孩子不積極、沒動力、講不聽、難溝通!?真是這樣嗎?我不知道怎麼照顧思覺失調症的孩子?(3) 給父母帶動孩子的建議    https://youtu.be/pV916Rd74Ns 

 

 

BrainLOHAS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腦力壓力紅綠燈APP(Android) https://goo.gl/3NqVS9 (iOS) https://goo.gl/YjaPtY 

arrow
arrow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