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_20190710_134141_vHDR_On.jpg

 

從精神樂活的觀點來看:

「腦力不足」是可以偵測的。每個人面對現實生活的變動或挑戰時,就會需要運作腦力,發揮心智能力,化解現實生活的困擾。這種腦力的需求,得花費腦的能量,這就是腦所負荷的壓力。腦的生理功能發揮於:(1)皮質(尤其前額葉皮質)的思考、分析、判斷,(2)情緒/記憶功能,做為思考判斷時的參考軸,承受負荷(即壓力),並(3)引發對應的內分泌、免疫力與交感、副交感神經的反應,導引全身的生理功能,面對生活的挑戰。

人因此而體驗到生命的動態,知道自己活著的動態感(註2:活著)。如此在日常生活中腦力的負荷是明顯的,如果腦力負荷量過重,生理上會產生身體的不舒服;心理上會主觀感受到一種內在的折磨、害怕、緊張、多慮、煩惱…等等;在靈性面會窄化,造成內鎖、僵化,不能超越現實,無法跳脫舊思維,不能多面向看人生,無法創新來面對挑戰。

面對「腦力不足」的病理因素,若能及早偵測當下生活中過強負荷引起的壓力反應量,了解是否已超出自己可耐受的程度,就能及早善用生活安排的技巧,求得身心靈的安適。若能拓展生活上的多元連結,就可累增多元、豐富的人生經驗,增長靈性的豐富度,亦及建構腦內神經連結的多元性與綿密度。

如此可強化腦力的蓄存量,厚實腦力資源,不只可以用多元思考化解日常生活難題,不被枷鎖鏈住,更能減輕不必要的身心壓力反應。心靈上,在面對現實衝擊時,也能有定與靜的基石,不會手忙腳亂,不會慌了心智,仍可冷靜以對。如此,縱使在人情世故的浪潮中,仍能平安過日,自在生活,身心靈仍然安舒。

 

就優築生命的精健道觀點而言,我有下面四項建議:

其一、身心靈之穩定與安舒,盡在定與靜

我建議人生功課的基本生活技巧是要學習體會一套足定氣靜功夫(註3:精建道,第2道),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任何時刻均能隨心所欲地享有定與靜。定是沉著(立場站得穩),靜是平心(心不煩亂),我均以足定氣靜來描述,並建議要日日、時時操練定與靜的體會,使心能隨心所欲去行動,不毛躁、不輕浮,使心不執著,使心隨遇而安。如此,當得身心靈之安適與舒解。

 

其二、身心靈之容量,貴在豐富

我建議人生功課的第二層生活技巧是要學習、體驗個人與生活環境的共融。心含有兩個元素,(1)腦,(2)環境。腦是一個生物器官,它的生理功能叫「精神功能」,含情感(affect)功能,行為(behavior)功能,認知(cognition)功能與生理驅動力(drive)。我稱之為ABCD的精神功能。

它是生活中經營人生的工具,是選擇、融化生活中所面對環境種種場景於個人心靈之工具。一個人的生活工具(腦精神功能)融合環境素材,造就「心」的存在。一個人與環境的融合形成一個人的心靈內涵。因此,一個人生活中多建立與環境(人、事、物、場景、時間)之連結,就是豐富心靈、充沛靈性的途徑。

環境的體驗與連結,促成腦神經通路(迴路)的增長與綿密性,厚實了腦的能量與多元性程度,啟動生命的創造力,引導對現實場域的超越,造就個人人生體驗的演進,形成人的品質提昇,這就是心腦操練的紮根功夫(註4:心腦操練),達到「優築生命」,以提昇「優質生命」。如此,面對現實的變動與挑戰,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腦力資源,亦即有豐富不欠缺的身心靈資糧。

 

(未完待續)

 

BrainLOHAS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腦力壓力紅綠燈APP(Android) https://goo.gl/3NqVS9 (iOS) https://goo.gl/YjaPtY

arrow
arrow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