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210426_150254_vHDR_On.jpg

 

減藥、停藥、忘記吃藥、不舒服不想吃藥等思覺失調症用藥問題,是很多病人和家屬經常詢問、關心的,這也反應出大家對藥物療效的期待,希望在服藥後,病情能獲得控制,回到病前功能。因思覺失調症疾病病理、症狀表現及共病現象,均較一般疾病複雜,藥物反應及用藥策略也因此有所影響。

再加上醫生們各自有其臨床經驗的用藥考量,同一位病人可能在不同醫生的診治下,會拿到不同的藥物配比,這是因為醫生有不同的治療策略。因此,病人、家屬有時會問說:「我之前給某某醫生看,他開的藥跟你開的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如此。我也遇過有病人說,他的家人有焦慮症、憂鬱症,可是他們的藥跟他的一樣,我想是醫生考量到他的思覺失調症症狀輕微,但焦慮症狀及憂鬱症狀非常明顯,於是不忽略治療當下的焦慮、憂鬱帶來的困擾,因此開的藥會跟他的家人用的藥物一樣,但他們的診斷卻是不同的。

在用藥上,每位醫生都有各自的醫療經驗與治療處方,但均是大同小異,有時考慮症狀太嚴重,會希望先將症狀解緩下來,減少腦部損傷,或降低病人功能和生活受影響的程度,但病人可能會因而感到藥物作用的不適感;有時候醫生則會是比較擔心病人的用藥不適感,而將劑量放得較輕,但病人可能會覺得治療效果不太理想,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看出成效。因此,在藥物問題上,我非常鼓勵病人、家屬跟醫生有充分溝通與表達,一起討論。這樣醫生才能更了解病人的狀況與擔憂,找出對病人最合適的藥物。

也因為精神科用藥與一般常見的感冒、止痛藥不同,因此門診上經常會提出的問題像是:「精神科開的藥,是要每天都吃嗎?」「早上忘記吃藥怎麼辦?要補吃嗎?」「吃藥後覺得不舒服,可以不要吃嗎?」我們不妨一起來思考。

 

在必備的前提和條件下,藥不是不可以減,需要確實知道風險,謹慎覺察症狀變化與採取適當應對

必要的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回診;一定要知道的風險沒有每天吃者,惡化機率較高

「思覺失調症的藥,是要每天吃嗎?如果有時吃,有時覺得自己狀況很好就不吃,這樣會不會比都不吃更不好?」關於這個提問,從思覺失調症病程來看還,在早期症狀明顯的時候,如果不吃藥的話,症狀沒有辦法控制得好,這種情況一定要每天都吃來穩定病情及腦功能。只要病情還沒有很穩定,一旦減藥或者停藥,症狀當然就不會恢復得很好。

但如果症狀已經穩定到有相當程度的階段,甚至幾乎已經沒有什麼症狀表現,此時,在很小心謹慎的自我監控下,稍微停藥,有時候有吃,有時候不吃,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以現在的追蹤研究結果來看,只要不吃足夠長的時間,症狀惡化的機率非常高。因此有不少的醫學上的建議:「不可以停藥,一定都要吃」,這也是很多醫生堅持「病人不能停藥」論點的考量因素之一。

對這個論點,我是部分的同意,有部分的不太同意。在「無論病情穩定與否,都必須要定期回診的前提下」,我認為在症狀控制得宜,已經很穩定夠長一段時間,症狀也很輕微,甚至到都沒有症狀了,而且現實生活上,有良好的心理調適,沒有過大的生活壓力。在這個時候,病人偶爾不吃,偶爾有吃,是可以接受的。

這種偶爾吃偶爾不吃的情況,現在都還在研究當中,並沒有結果顯示一定要每天都吃,但是,另一方面,確實在研究上,每天吃和間斷吃的兩組病人相比較,間斷組這組病人,惡化的機率是比較高,這是不考慮其他條件(例如生活的壓力、人際關係、工作期待...等),僅就從單一變因(藥物服用持續性)來看。

 

再加上三個必要條件:腦力足以應付、社會支持力足夠、心理調適力夠好

在這些研究中,我常常覺得有點不足的地方是,沒有把社會支持與精神復健的因素一起納入研究。也就是說,這個會停藥的人,有沒有足夠的心理調適技巧幫助他應對各種內外在壓力,家人的鼓勵、安慰,是不是足夠支持他,給他面對困境和挑戰的力量呢?

要減少藥,在腦力有限的情況下,一定不能濫用腦力,也就是不能讓腦力過度負荷。除了腦需要承受的壓力不要太大,旁邊的支持、分擔要夠。也就是若能達成腦力足以應付、社會支持力足夠、心理調適力夠好這三個必要條件,藥不是不可以減少,大概用這樣的原則來看減藥停藥這件事。

在這個過程中,能定期回診,跟醫生一直討論,一直學習,一直成長,是重要前提,希望藥要停到某一個階段,跟醫生討論,在醫生的引導下,可以嘗試調整,同時生活壓力的負荷量也能調整得宜,逐步減低藥物量應該是被允許的。

 

錯過今天的藥是否補吃,可以從目前病情穩定度,以及過去是否有過嚴重發病的經歷來判斷

「醫生開的藥是早上服用,但是晚上才想起來早上沒有吃藥,應該要跳過今天這次,明天早上再繼續服用?還是當下就趕快補吃?」偶爾忘記吃藥是很常見的狀況,不用太苛責。除了可以用方法、工具提醒自己,例如設定手機鬧鐘提醒,貼便利貼在冰箱上或飲水機上提醒,也有人是跟家人以app互相鼓勵、提醒,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果忘記吃藥,該怎麼處理。

如果病人過去的病程是比較嚴重的,或者現在還有某種程度的症狀在,如果今天早上忘了,晚上想起來,或者家人注意到了,我會鼓勵說,晚上就補吃早上那次劑量,明天早上繼續吃明天早上的。如果是已經非常穩定,他的藥量只維持在相當低量,今天早上因為種種事情忘掉要吃藥,那天晚上才想起來,這種情況下,那一天不吃,隔天再吃,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說,這個問題的處理方式是取決於此時病程的嚴重度,以及過去病史的發病嚴重度。

不只是思覺失調症的病人,連憂鬱症的病人也是如此,如果曾經發病很嚴重,即使現在已經很好了,他說要停藥,我也都會很保守,甚至於一天忘記服藥,我都會建議,想起來就趕快服藥,即使是晚上。這也是除了考量目前病情穩定度之外,也應考慮之前發病的嚴重度,才能有較為妥適的方式來處理。

 

吃藥後的不適,建議與醫生溝通,有很多藥物種類、劑量的組合可以嘗試,切勿自行停藥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吃藥後覺得不舒服,不想繼續吃。「吃藥以後覺得不舒服」是病人在自我描述中常常會出現的困擾。他總會覺得吃藥後,頭腦好像會稍微頓頓的,思考不靈光;或者身體會有些不舒服的感受,像是疲倦、提不起精神、想睡、早上起不來。還有是對副作用的抱怨,以現在的藥物來說,常見的是體重增加的困擾,這些確實對病人來說,是很不舒服的狀況,有的甚至會覺得,吃藥後的不適感,比疾病症狀還不舒服(因為沒有病識感,不自覺症狀已明顯干擾生活功能,但卻自覺身體的不舒服),因此萌生不願繼續吃藥的想法。

治療是以不要讓病程症狀再惡化,再干擾日常生活功能為原則,用藥是治療方法之一,原則也是相同的。對於吃藥後的種種身體不舒服,我建議是應該要盡快跟醫生講。一般來說,醫生會配合調藥,包含調整藥物的種類,調藥的劑量,或者是配藥,可以讓病人達到還可以忍受,不會有那麼嚴重不舒服的狀況,而且干擾日常生活功能的思覺症狀能有效緩解,以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例如交朋友、工作、上學等常規生活。 但是這有時需要長一點時間慢慢調整,需要有點耐心面對藥物之調整。

我建議最好是不要自己決定停藥,應該把不舒服的狀況盡量、盡情地跟醫生講,讓醫生能夠了解、體會到病人服藥後有哪些不方便、不舒服,進而思考解決方式。病人和醫生如同共同應戰的好夥伴,兩方一起努力,來面對這個問題,一起來解決。就醫生的專業,能調藥就盡量去調整,現在藥物已經有很多不同類別與劑量,劑量也可以上下調整,都可以一步一步去努力的。

 

 

BrainLOHAS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腦力壓力紅綠燈APP(Android) https://goo.gl/3NqVS9 (iOS) https://goo.gl/YjaPtY

arrow
arrow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