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_6_5_30_scan14   

 

 2011722,挪威奧斯陸一名32 歲的男子一手策劃了一件爆炸案和槍擊案,造成近百人傷亡,事後從該殺手1500頁的小冊子中發現,他至少在2009年秋天就開始冷靜籌劃這項攻擊行動。10幾年前轟動台灣社會的陳進興事件,也是一個明顯的案例。無可諱言的,這類事件所造成的震撼和衝擊是難以估算的,導致社會人心惶惶、浪費龐大的社會資源,諸多死傷者及其家屬的傷痛久久難以敉平,無怪乎媒體常對這類的瘋狂殺人犯冠上「殺人魔」的稱呼。

 在精神病理學的立場,把這一類會重複殘忍殺人,或是以殘酷手段虐殺他人的人,歸類為具有「人格病態」(psychopath)。目前現象學的精神病理,分析人格病態的特性有四個層面:人際關係表淺、自大、善操縱他人;對於會引起情緒反應的事物顯得十分冷酷;生活型態失序,不遵循生活常規;有明顯的反社會傾向。這些人格病態者的行為特徵,在學齡前、青春期即已出現,且越來越明顯。他們小時候就會虐待動物、對他人不禮貌、易打架、偷竊、不受規範、逃學、離家出走,長大後就開始有重複的搶劫、傷人等作奸犯科的行為。

 根據本刊前文〈人格病態的智慧〉所述,許多有名、具影響力的政治家與社會各界的領導者,其人格特質與人格病態者有若干相似性。另外,也有些影響力強大的政治人物,千辛萬苦擊敗對手、登上政治權位高峰,卻可能做出諸如種族屠殺、坑儒之類的事件。可以看出,這些不同類型的人物看似相似,但表現出來的卻是站在行為圖譜上不同的端點。那些具影響力的社會公眾人物處於一個端點,他們善於人際操作、處事冷靜、不受情緒影響,他們的生活型態是為了沉著面對要完成的事務,生活不失序,他們有變革性、改革性,但不反社會。人格病態者顯然是位在另一個極端的位置,而且兼具前述四種人格特質,而其顯著失序的生活型態及反社會傾向,則引發了生活不穩定,以搶劫行為滿足生活所需,在反社會傾向特質下,違反社會法紀,重複犯罪行為。

 

找出腦中的根源

 就精神醫學的精神病理觀點,我們要思考的是對於這種人格病態特質者,現代的腦科學是否可以從某個關鍵點切入,預防這種人格病態特質的發生,或將這類特質及早導向行為圖譜的正極,讓他變成對社會有正向貢獻的人。現代腦科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確實也已經找到防治的一線曙光!

 腦部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MRI)研究發現,有人格病態特質者,在對他人感同身受的鏡像神經區(包括杏仁體及其相連結的前額葉、後頂葉、上顳葉)功能與一般常人確有不同。一般人在面對道德判斷、倫理困境時,其杏仁體與鏡像神經區會起強烈的反應,看到殘忍的場面或做正反抉擇時,鏡像神經區的活性會明顯增加,但人格病態者,其鏡像神經區與杏仁體的反應顯然較弱。一般而言,缺乏此類反應,在面對困難的抉擇或是處理兩難的事情時,由於缺乏情緒反應,因此不會干擾理智的運作,可以增強抉擇與決斷的明確性。

 在雙胞胎的遺傳學探討中則發現,這種人格病態確實是受到個人體質特性的影響,影響程度約為70%,也就是發生這種人格病態的原因中,體質因素佔了約70%。然而研究同時也發現,具有這種體質特性並不表示就與發生人格病態的病理劃上等號。進一步的遺傳流行病學研究分析發現,具反社會特性、行為脫序且情緒冷酷的人,在小時候都有痛苦的人生經驗,例如父母疏於照顧、家庭缺乏溫暖、有受虐或遭霸凌的經驗等。有這些不良的早期人生經歷者,經腦部fMRI 檢查,發現他們杏仁體比較小。顯然遺傳的體質特性和小時候的痛苦經歷兩種因素同時存在,是發生人格病態的根本要因。

 

C_6_5_20_sacn02
 

 經過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發現MAOA基因與血清素傳遞基因(5-HTT)功能的缺失,在人格病態的病理上扮演重要角色。科學家把小鼠的MAOA基因剔除,使小鼠腦內無法製造出MAOA酵素,這樣的小鼠就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攻擊性。另外也有研究發現,5-H T T 的特殊變異基因型5-HT的含量改變,也會使個體有更強的攻擊性。

 而針對人格病態者進行MAOA基因病理研究卻發現,人格病態者的MAOA基因有一種特殊變異的基因型,會使MAOA功能減弱(並不是失去全部的基因功能)。原因是這個基因型所產生的MAOA酵素,代謝多巴胺、血清素、腎上腺素的功能下降。這種特殊變異型的基因,當是目前所了解的人格病態者的體質因素。研究發現具MAOA特殊變異基因型者,小時候同時有不良的生活環境因素,確實與人格病態的發生有關。

 

體質與環境雙重作用

 然而,具有這種MAOA變異基因型的人相當普遍,約佔一般人口的30%,表示在人類演化過程中,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功能狀態。大多數人小時候成長在溫暖的教養環境,沒有受虐,因此除了少數例外情形,通常不會出現反社會行為,不至於造成生活失序。由此可見,是否會形成人格病態,必須同時取決於變異基因型與成長環境,是否會使他們朝著行為圖譜的不同軸向發展。從人類長遠的演化觀察,這類變異基因型的存在與相關人格特性的表現,也是順應了社會開創、革新與進步的需要。

 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在當前社會的成長環境,容易有適應上的困擾,如果管教方式不具彈性,可能容易促發其叛逆性,在講求學習成績表現、要求行為乖巧的學校中, 可能會促發適應不良的行為表現。臨床上容易發現的典型案例是自小不喜歡念書,只喜好交「素行不良的朋友」, 不遵從父母管教。小學時期會和父母鬧彆扭,不喜歡家裡養的寵物甚至虐待牠;國中時可能會逃學、說謊話、夜裡晚歸、好與同學吵架、打架,成績當然每況愈下;到了高中時,不只不聽話、叛逆、不聽管教,甚至會離家出走、中斷學業或屢次輟學、到處製造人際衝突、違反校規。長大成人之後,甚至會有違法犯罪行為,若有工作,也甚為不穩定,婚姻生活困難重重,甚至居無定所。父母碰到有此個性特質的孩子,往往束手無策,只能越管教越嚴格, 但往往效果不彰。最好還是在孩子尚小時,就能觀察並發現這些特質,善加誘導,並且請益專業人員。若只是嚴加管教,並無法調整其叛逆表現。

 綜合上述,這種演化而來、可能有利生存的人格特質,需要溫暖的成長環境,以及有彈性的管教方式,例如,生活環境中要有寬廣、多元的發展空間,不要只狹隘要求他功課好、當一個乖學生,才不致促發為易於傷害他人、違反社會規範的人格病態。甚至,若有機會善用此特質,也可能造就出具有特殊魅力的政治家或社會各界的領導者。如果養育過程發現管教困難度超乎異常,應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那可能是腦對外界反應具有明顯體質特性,不是一般管教可以奏效的。

 

本文原刊載於科學人20131月號

 

~~繼續閱讀~~

人格病態 由腦觀之 (下) 

 

BrainLOHAS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加入我們http://ppt.cc/IKQBb
捐款支持http://ppt.cc/RXt3P 

arrow
arrow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