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7365   

~~前文回顧~~ 

愛情與歸屬 ~讀者疑惑釋疑(2)~ (上)  

~~繼續閱讀~~ 

愛情與歸屬 ~讀者疑惑釋疑(2)~ (下) 

 

 由身體存活而感情連結,建立起一個穩固的基本存活單位家庭生活。為能在社會上活動,開始引起「社交活動」。在不具濃烈感情連結的社會環境中,人與人的互動中,自然而然地產生互相尊重的道德需求性。就個體自我而言,就是被尊重的心理需求,相對的,個體也會發展尊重他人的道德性行為,這是一體的兩面。如此,個體自我才能在社會環境生活中,擁有自我的自然身份,即作為社會一個成員的身份,也如此才有展露個體自我自主的可能。要能在社會上生活著,要能自我自主地存活著,自然衍生「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自我實現可以盡情呈現自我的角色,這種盡情呈現個體自我的角色,要以在社會中能有與他人互相尊重的情境為先決條件。

 馬斯洛理論所闡述的五層面心理需求,顯然是以個人自我為立場、以個人主義為立論根基所建立的心理需求五層面。這和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說法有些出入,也和「餵蚊救母」的故事有所不同,和沒有國那有家的觀念也有些差異。在講究集體主義(相對於個人主義)的東方文化中,個人自我實現或愛與歸屬感的心理需求,有時候會凌駕於個人生理與安全心理需求之上。然而,現代化的台灣社會,個人主義的想法與取向已相當普遍,因此馬斯洛對心理需求的理論與說明,的確有相當程度的參考價值。

 

DSC09632

 

 就「愛與歸屬的需求」觀點來看,此類需求重感情需求,其實是化解個體存有的孤單現象,心理上需求一種相互依靠、互相關懷的存有。說是感情需求,其實是有「家」可歸的歸屬需求,「愛」是家的一種凝聚感情與互相關懷的行為。這裡所謂的愛與感情,顯然已不只是生理層面的「性欲需求」,而是超越個體自我本位的另一層面的存有。「擁有家庭的女人,是否壓縮了女人社交需求的空間?」,「過度的社交擴展是否也似乎危及家庭的穩定?」這兩個問題,不盡然是「是與否」的截然答案!有「愛與歸屬」的家庭生活中,不論是男主人或女主人,個人自我本身均有其所追求的「社交生活」,更會建立兩人共同參與的社交生活。亦即各自擁有社交空間,更增加了兩人共有的社交空間。社交活動是人處於世間,在家庭(愛與歸屬)之外的一種活動內容。此社交活動的範疇,實已包括「愛與歸屬」的家庭在內。所謂過度的「社交擴充」,之所以會「過度」,實則展現個體自我生理層面的過度需求。以個體自我為單位的個人主義生活態度,可能會引發「危及婚姻的穩定」。若強調集體主義的生活態度,社交活動的範圍與數量,是以「家庭」為依歸,當不會有過度社交擴展的現象。

 「女性婚前有工作,婚後被迫放棄工作機會(從事家事經營)」,是否等於從最高層次的需求滿足降至中層次的需求,可能為導致不快樂的原因?「愛與歸屬」的需求,表現在家庭生活上。做家事者,雖然以家事經營為主軸,然而,家庭主婦的身份及其工作內容,也是展露其對於「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的追尋與達成。如此看來,女性朋友婚後在家裡做事,放棄原來的工作,並不等於「降至中層次的需求」之追尋。

 

~~前文回顧~~ 

愛情與歸屬 ~讀者疑惑釋疑(2)~ (上)  

~~繼續閱讀~~ 

愛情與歸屬 ~讀者疑惑釋疑(2)~ (下) 

 

BrainLOHAS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加入我們http://ppt.cc/IKQBb
捐款支持http://ppt.cc/RXt3P

arrow
arrow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