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19_2011_SummerDSC00430 (39)


「選舉活動」是民主自由社會中的常態性社會活動。因為有「選舉活動」的激勵,可以激發民主的張力,可以展露自由的動能。在民智大開、資訊流暢的現代社會中,「選舉活動」可以吸引有志之士,審視社會動態與民心趨向,順應民心向背,站在民心與社會潮流的浪頭上,與選民們一起向前行,順水推舟,故能當選應任公務之職,在順應民心潮流中,造福大眾。

任何選舉活動,當然會有多位候選人同台競爭。大家各懷其志,順應民心,許諾選民的福祉,期望自己能勝出。這些候選人彼此之間,有志向「遠大與近小」的差異,也有與民心「貼近與背離」的出入,對選民福祉許諾的「真誠與能力」也各不相同。而選民在做選擇時,則當以此三項評比為依據,做理性的評分,來判定所想要選擇的對象。

事實上,候選人的志向、與民心的貼近性和許諾度,可以從他們平時的所做所為中展露無疑。因此,從候選人中投票選擇適任人選時,就要根據他們過去的種種言行與表現,做為判定的依據。就好比是,要步入結婚禮堂前,男女雙方需要互相認識、互相瞭解,才有助於判斷是否能同心協力、共同建立家庭。而這種瞭解與認識,就要由交往過程中的種種言行表現為依據,而不是靠著所謂的「甜言蜜語」來達成。

眼看台灣總統大選,甚或是種種大小選舉,往往依據所謂的造勢活動與激烈、煽動性的言辭來達到爭取選票的目的。歷經一次大選,候選人(或其競選團隊)無不費盡心機,激發選民情緒,使整個社會的情緒氣勢,蓋過理性的瞭解與分析。然而,在低度理性與高度情緒氣氛下,就會引發社會的不安與困擾。一般民眾在這種不安的社會氣氛中,就會明顯感受到情緒困擾,產生相對應的壓力反應及腦功能非常態的變化,不是過於激動,就是終日惶惶不安,出現失眠以及其他身體生理功能的種種不舒服。也會因此而引起家庭糾紛,使原本就緊張的家庭關係,更形惡化,嚴重影響家庭機能的正常表現。不論是選舉前或選舉後,在精神科門診總會有不少掛號求診的患者是蒙上了「選舉症候群」的陰影。

精神健康基金會自2002年以來,每年都進行台灣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結果發現在2004年、2008年及2012年三次的總統大選,都造成台灣社會精神健康指數的下降,顯然每次的大選均造成全體國人處於耐壓困境,有明顯的壓力反應作用。

從精神樂活的觀點來看:

選出國家總統是件大事,也是值得高興的事。選民如果能保持理智、冷靜,以候選人平時的言行及所作所為作為判斷的依據,就能選出符合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所需要的總統。在這種理性氣氛下的選舉,不鼓勵候選人及其競選團隊過度激情的造勢活動,貶抑激烈及煽動性的言辭,當可以在精神健康的原則下,有充沛的腦力去面對選舉的壓力,不致於因為一次總統大選就造成社會的不安、個人心理的壓力與腦功能過度負荷的情景。最重要的是,在這種精神健康原則下所選出來的總統,應該可以合乎「總統職位」三要素的要求:(1)志氣遠大,(2)順應民心,(3)許諾度高,亦即真誠度高與執行力強。

從心腦操練的觀點來看,我提供下列三方面、共十二點建議,作為評估候選人的參考依據:

(1) 獲取候選人個人成長的資料,來分析候選人的適合度:

1. 總統候選人,應該在媒體上展示其個人的人生經歷,若有候選人未能提供,應該就是不適合的候選人,因為選民無法有依據做判斷。一般選民也要善盡公民責任,審視、瞭解候選人的人生經歷,才是盡責任的選民。能詳細如實地展示其個人的人生經歷者,值得在評估上加分。

2. 候選人在求學期間,對人、對事、對物的看法與態度如何。念那一所學校、成績如何不是重點。有結交好朋友,有用心學習,有涉獵課外讀物或參與課外活動而啟發其人生歷練者,值得在評估上加分。

3. 成長過程中,曾犯過什麼過錯不是重點,如果能由過錯中自我反省,得到正面的體驗與成長,值得在評估上加分。

4. 成長過程中,能與所生活的土地與社會建立連結。例如對生活環境中的山、河、海、花、草、樹木能付出關心與熱愛,對社會也有所期待者,值得在評估上加分。

5. 成長過程中,尊師重道、守規矩不是重點,若能在學校生活中展露學習的熱忱,從課本、老師、課外讀物汲取學習的養分,能虛心面對無涯學海,值得在評估上加分。

6. 對直接了當地要選民相信候選人是如何、如何的好,而不提成長經歷的依據,最好不予採信,且在評估上,予以扣分。

(2) 評估總統候選人的人文內涵與一向的工作表現:

1. 工作表現的順遂,並不是評估候選人的重點。觀察候選人面對工作環境挑戰時的情緒反應、事過境遷後的處事經驗,以此來評估候選人的適應性才是重點。情緒反應能掌握得宜,且經驗豐富又多元,值得在評估上加分。

2. 面對多元價值的社會事件,擇善固執的行為表現,並不是評估候選人的重點。依據候選人的多元思考態度,能掌握多元社會的多數民心取向,與主流民意合流,值得在評估上予以加分。

3. 過去的工作態度與表現方面,面對有所不滿的事情,其順應與挑戰的歷程,均能充滿正向的情緒與樂觀態度,且能積極任事者,值得在評估上予以加分。

(3) 評估總統候選人對未來政務的政見表現:

1. 政見發表只強調經濟發展以利用民生,但是缺乏人文內涵與敦厚文化素材的政見,並不值得加分。一個國家只有經濟成長,並不等於國民更幸福。有增進人文生活價值與內涵的政務,所得到的成長,才有幸福可言。所以,兼具經濟與人文價值的政見,才值得在評估時加分。

2. 政見發表中,有強調帶動人民和土地發生關連的內容,例如未來政務發展要涵蓋人民如何善待、善用海洋與土地,如何運用海洋、土地及動、植物資源來豐富、拓展人生等等。這些政見,在評估上,應多予以加分。

3. 要觀察候選人在政見發表時的態度,若對其他候選人展露情緒性的批評或謾罵,表示該候選人重情緒反應,而不強調理性的分析,也忽略人與人的彼此尊重。在評估上,應予以扣分。

綜合上述三個面向、十二題項的參考點,其中十題為加分,二題為扣分,若每一題的評分以10分為滿分,最理想的候選人得分應為100分。不同候選人得到分數的高低,即可作為判斷投票給他與否的依據了。

總之,台灣每次總統大選,都是精神健康指數得分最低的年度,其主要原因是大選中,候選人和他(她)的競選團隊,過於情緒性地激發候選人之間的對立形勢,刻意製造激情的氣氛。他們為了提高競爭的動能,卻形塑社會不安的態勢。如果能依據候選人個人經歷、人文內涵、工作表現、與政見發表的表現,來洞悉候選人的「志向」、「民心的貼近程度」和「許諾的真誠度與執行力」,就可據此評估候選人的適宜程度,得分高者就是投票的適當人選。如此可以免於感受激情的影響,人人心平氣和,以平常心面對選舉,而且有自己的見地,可以依自己對候選人的評分來投票,心理上也就平安,精神可保樂活。


本文刊載於民報胡海國專欄

總統大選的精神健康之道2016/10/16


了解更多保養頭腦資訊 => 精神健康基金會

 加入BrainLOHAS粉絲團 => Brain LOHAS QRcode


arrow
arrow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