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_6_4_7_NewOrl1993_scan12  

  當我接受台大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之期間(1973-1977),開始參與心理衛生協會之活動。景仰深奧精神分析理論在臨床精神病理的應用與大眾心理衛生教育之發揮,家庭與親職教育相關議題是心理衛生協會討論與大眾教育的重點。

  住院醫師訓練課程結束後的20年(1997年),我榮幸地擔任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的第30屆理事長。在20年滄桑中,心理衛生理論與精神衛生理論均有十足的發展。柯永河教授所專注的社會學習理論,以「人個體與社會環境」之交互作用為基本要素,成為臨床心理學之理論主軸;我個人整合性地觀察性精神醫學之多層面病理,以天人合一之立論觀點建立一個整合性精神病理(與精神健康)的演進理論模式,強調腦功能(體質)、心理功能與自我功能為個體的精神內涵。引導了精神病理、精神健康與精神醫療之運作方向。

  在此期間,臨床實務上,除了傳統講究的心理治療、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之外,也發展了輔導與諮商專業。精神醫療除了廣泛運用上述各種心理治療與輔導諮商技巧外,更加上腦神經化學與精神神經藥理學研發的精神藥物治療(可治療各類輕型與各種嚴重精神疾病),並對各種精神疾病病人不離不棄,發展病人人權,追求去污名化,使能回歸社會,其配套措施是職能復健與家庭諮商、教育與家庭治療技巧之發展。

  在此期間心理衛生協會也舉辦了一場包容性高、整合性強之國際研討會 (1998 Global Conference on Mental Health and Counseling: Approaching Tranquility of Mind and Spirit-media, Mental Health and Counseling.) ,當時心理衛生協會之成員已是多元,也已開創「正向心理」推廣的潮流。目前心理衛生協會會員涵蓋精神醫療、護理、公共衛生、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教育、輔導、職能、復健與社會行政等相關領域人才。

  我對心理衛生協會未來之發展深具信心,心理衛生協會未來發展上,我最關心的有下列3點:

(1)  在理論層面上,探討「心理」與「精神」之意義與定義。整合精神衛生工作與心理衛生工作,整合精神醫療與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整合精神疾病之預防與精神健康、心理健康之理論與實務。研討心理病理、精神病理、精神疾病在理論與實務範疇之異同。

(2)  在態度上,釐清精神疾病治療專業與純粹心理治療專業之定位與互動模式。長期埋首治療預後不好的嚴重精神病患的精神醫療專業人員,如何不受社會偏見之歧視。

(3)  政府施政上,發揮心理衛生協會未來所建樹之心理健康與精神健康理論模式與操作式的應用方法,著力於政府行政上心理健康、精神健康政策之制定,建立我國各級政府施政上在心理、精神健康、疾病預防、疾病治療,社會回歸可以測量之評估績效,以切實敦促政府施政。

  目前,我專注於台灣精神健康理論與大眾精神健康之道(精健道)之推廣工作(精神健康基金會網站;部落格)。雖然感到吾道不孤,但仍有層層污名化之障礙,我也期待心理衛生協會之會員同仁,能參與台灣16個精神健康學苑對大眾教育所開設的優築生命教室之課程,培養深入台灣8765個里的鄰里精健志工,共同參與台灣生命建設工程的盛舉,群策群力,消弭台灣社會孤島現象,防止台灣弱勢族群之產生,增強社會敦厚度與幸福度。

 

 

 

 

了解更多保養頭腦資訊 => 精神健康基金會

加入BrainLOHAS粉絲團 => Brain LOHAS QRcode

 

 

 

arrow
arrow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