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_DSC03244  

以精神樂活的觀點來考量,警覺度是日常生活所必要的腦功能狀態。在每天的生活中,能維持警覺度與放鬆的循環性彈性,一方面可以保存實力,腦力不會被濫用,能擁有一種放鬆的心境。另一方面,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或生活中的種種要求時,能隨時激發所需要的動能,提高所需要的警覺度,對日常生活面對的種種挑戰及要求做最有效率的處理,而且處理得宜。能維持這種警覺與放鬆的彈性狀況,也就是在每天忙碌生活中,能擁有一種從容的心境,該警覺就警覺,該放鬆就放鬆,生活步調都能按部就班。雖然生活中要講究效率,但心境上是從容的。當他放鬆時,可以把自己從周圍環境拉開,使自己的心境處在平靜狀態。如果每天都能用這種方式過日子,能有效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大小事,能以這種狀況來執行應對進退的種種活動,雖然難免會有挫折、有失落、有高興、有悲傷,但這些都是順應環境變化的情緒,不會過度的執著,能從生活的種種變化及挑戰中獲得有效的學習效果與經驗。因此,層層的學習種種生活的技巧,會令人充滿了人生充實而豐富的感覺。

就心腦操練的立場,我對病人有以下幾點具體建議:

(1) 有這種過度警覺所產生的焦慮症、憂鬱症的病人,第一件要務就是要能認知、覺知自己腦功能過度警覺的狀況。要能從每天生活的種種負擔經驗中,去了解生活負擔和警覺度引起的身體不舒服,以及心理緊張、不愉快的感覺是緊密相關連的。

(2) 建議病人,要從事密集的足定氣靜的操練。因為處在過度警覺的狀態,腦功能已經習慣於那種高警覺的狀況,稍有一點外來刺激或外來事件的要求,就會達到引發身體不舒服的臨界點。所以,以更緊密的足定氣靜操練,有效地降低腦的警覺狀態是必要的功課。所謂足定氣靜操練法,基本的原理是要讓頭腦重新感受那種放鬆、不急、從容的感受。我建議的方法是,首先,要讓心境體驗肩膀與肩胛骨大塊肌肉的放鬆感覺。第2步,要體會腹部一大片肌肉在腹式深呼吸時所誘發的放鬆感受,第3步是要去體會腳底在腳趾頭用力和放鬆以後,所引發腳底皮膚、血管與肌肉放鬆的舒適感。讓頭腦去體會放鬆、舒適的感覺,就可以以逐步地把腦的警覺度減低下來。能緊密地做這種操練,腦部警覺度的降低才會有明顯的效果(精健道,第2道,註1)。

 

~前文回顧~

從容優雅過日子 ~化解過度警覺的負擔~(上) 

~繼續閱讀~

從容優雅過日子 ~化解過度警覺的負擔~(下) 

 

arrow
arrow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