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神病理的觀點來看,這位病人顯然生性對周圍的人、事、物相當敏感,種種人、事、物的變化都會讓她有強烈的感受,這也是她喜歡音樂、文學的可能原因之一。她描述自己在看電影時,會因為對劇情有強烈的感受,以致連續悲傷好幾天。因為有這種感受性強的特性,加上從青少年到青春期在家中遭受的言語及肢體暴力,加深了她生命中承受不起的重擔。她雖然跟相依為命的母親生活在一起,在成長的過程中總算還能夠穩住陣腳,然而內在心理受傷的經驗,卻使她持續受到心理創傷的影響,使得她在跟別人相處時變得不自然、自我防衛心強、自信不足,所以也沒有朋友。在怨懟、自卑的防衛心境下,當母親年邁,失去互相依賴的心理依靠後,她的生活變得嚴重失序,最後產生嚴重的憂鬱症,喪失人生的意義及可能美好的未來。

從精神樂活的觀點來看,這位病人確實接受了現代化的精神醫療,也服用了足量的抗憂鬱及抗焦慮精神藥物,然而,治療效果卻不夠理想。我認為病人進一步需要的是對自我更深一層地加以了解,要能自我覺知生性過於敏感的特質,了解現在面對的困難(憂鬱症及對至親的怨懟心理)是因為自己過於敏感的天生本性,加上使她受到嚴重創傷的家庭環境所造成。有這種了解後,才可能善加利用、得宜地管控其過度敏感的特質。也就是說,敏感特質並不一定是造成疾病的原因,這種特質反而有助於她了解、觀察周圍環境的種種變化,前題是她必須能善加利用這種了解及觀察的能力。但是想要掌握、要管制這種敏感特質,必須重新分析或了解她過去受傷的人生經驗。雖然過去的經驗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但還來得及改變對過去受傷經驗的感受。如果她因為過度敏感的特質,強化過去受傷的經驗,讓自己天天生活在過去受傷的記憶中,她絕對走不出過去的傷痛。所以,精神樂活的方向似乎可以從每天現實生活的鋪陳開始。譬如說,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讓自己對文學、音樂的興趣可以有所發揮,也能藉由興趣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認識一些同好,慢慢建立起人生新架構。依循這種精神樂活的方向,她或許可以在現代精神醫療藥物的幫忙下,一步一步地走出至親困擾所引起的恆久又深沉的傷痛。

從心腦操練的觀點,我對這位病人有以下幾點建議:

(1) 建議病人,要進行足定氣靜的心腦操練,以緩和過度敏感的人格特性,使她能在迎接現實活中種種人、事、物的衝擊時,能用平靜的心態來面對(精健道,第2道,註1)。

(2) 建議病人,要從現實生活中逐步去鋪陳會使自己感到愉快、快樂、幸福的生活內容(精健道,第5道)。因為過度敏感與不良環境所觸發的長期且固着的傷痛與憂鬱,會使病人感受不到明天的可能陽光,腦功能反應會被過去的傷痛綁住,所以要從日常生活的種種活動中去感受任何愉快的經驗。縱使是小小的愉快,也值得去追求。所謂愉快的經驗是腦的正向情緒的反應,例如吃點好吃的東西、曬曬太陽、做點身體運動,舒服地睡個覺,都會產生點點滴滴的愉快感覺。甚至看看電視綜藝搞笑節目,都是值得鼓勵的,因為小小的愉快也可以給自己恆久的傷痛提供一些喘息的機會。

      在生活中也值得去追求快樂的感覺,所謂的快樂是人跟人相處,或做種種大小事情如整理房間、做點家事,讓自己多少有點完成某件事的感覺,這樣就能有意義地增強小小的成就感。或是跟認識的朋友談談天,講些有趣的事,這也是製造快樂的好方法。最好讓自己有機會在每天的活動中,對別人表示點關心。例如在公園散步時,可以跟別人點點頭、打個招呼;或在有機會的時候,幫忙扶一下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或是對左鄰右舍表示關心。這種種的舉動都可以讓人在生活中感受到充實、有意義,這就是我所要講的生活中的幸福感。所以,能從生活中各式各樣小小的活動中去探索,感受愉快、快樂及幸福,也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心腦操練。

 

 

~~前文回顧~~

走出傷痛 ~至親的困擾~ (上) 

 

~~繼續閱讀~~

走出傷痛 ~至親的困擾~ (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敏感 創傷 失落
    全站熱搜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