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9620  

 

~~前文回顧~~ 

乾枯的社會需要雨水的滋潤 ~少論輸贏,多些互助互諒~ (上) 

乾枯的社會需要雨水的滋潤 ~少論輸贏,多些互助互諒~ (中) 

 

 在現實環境中,因經濟停滯,往往出現一職難求的窘境。在此時,繼續學業進修雖然也是一個辦法,但卻不宜藉口念書來逃避謀職的壓力。如果能找到一份工作,就應該認真用心全力以赴,從中去體會工作的豐富性,也就是心態上要體認工作的目的不只是賺錢,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要服務他人。至於人生的目標,應該放在以自己的腦力能學習到多少、發揮多少,能做到那個程度、有多少成就,如何讓自己的表現獲得大家的肯定,從而得到應有的報償,並得到另一層次的收獲(精健道,第9道)。

 總之,台灣社會的乾枯性,確實需要雨水的滋潤。法律是維護社會制度的底線,讓所有體系的運作有所依循,但要社會運作順暢,它絕不是唯一要件,更重要的應該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互諒。例如醫療行為原應是良心事業,醫病雙方都應互相尊重、體諒。若是事事以法律為靠山,過度商業化的結果,病人可能對醫療人員失去信任,而醫療人員有可能動輒遭到病患及家屬的控告、甚至暴力相向,醫療人員自然加強設防的態度與作為,最後的結果就是陷入目前「五大皆空」的醫療困境,導致醫病雙輸。又如勞資關係,如果勞工只求權利,未投入應有的付出;事事要求勞基法保障應有權利,又沒有對應的產能於其工作;如果老闆為了節省成本壓縮勞工福祉,勞工在工作沒尊嚴的情況下,對公司、老闆也沒有向心力。如此勞資雙方,互相猜忌、彼此互不尊重的結果,自然工作氣氛、效率都受影響,公司營運績效亦無法發揮,在不景氣時就更不可能共體時艱、同舟共濟,以求一起努力,共渡危機。

 傳統上民眾彼此互相體諒的精神,在現代社會中已經非常淡薄。我認為乾枯的台灣社會,真正的灌溉甘霖,是要啟動尊重生命、互助合作的精神,以渡過危機,讓社會和諧進步。因此在社會的常態運作中,把法律放在第二防線,而人性中的善良面與互助面,應是最先被運作的動力,重新開啟對生命的尊重,強化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與關懷,才是正途與捷徑。

 

註1:自由時報,2012年11月21日。

註2:自由時報,2012年11月21日。

註3:精神健康指數,2012年記者發表會報告。台北,2012年12月4日。

註4:胡海國:精健道。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mhf.org.tw)出版。台北,2010年二刷,2015年6月三刷。

  

本文為完整版,其精簡版刊載於張老師月刊2013年6月號

 

~~前文回顧~~ 

乾枯的社會需要雨水的滋潤 ~少論輸贏,多些互助互諒~ (上) 

乾枯的社會需要雨水的滋潤 ~少論輸贏,多些互助互諒~ (中) 

 

BrainLOHAS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加入我們http://ppt.cc/IKQBb
捐款支持http://ppt.cc/RXt3P

arrow
arrow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