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3043  

 儒家相信人性本善,佛家則認為人人皆有佛性,只是各種現實因緣,蒙蔽了原有互助、互信、友善的本質,因此佛家才會強調修行。在精神樂活的概念中,頭腦本身是具有善念的,但因為外在的限制、心理的反應,使得觀察外在事務的腦功能遭到扭曲(註1),以致原先恩愛的夫妻覺得生活在一起變得愈來愈痛苦,原本的好同事、好朋友也在不知不覺中漸行漸遠,甚至反目成仇。如果想要改善這種爭執不斷、針鋒相對的狀況,就應該趕快展開心腦操練。

 心腦操練的步驟有以下兩個核心步驟:(1)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有限,人掌控情緒的能力是有限度的,理解事情的能力偏向主觀,因此必須謙虛一點,反省自己是否太過主觀地去解釋一些事情。要想溝通,必須雙方都有謙虛的態度,放大格局和視野,多留一點空間去聽、去容納別人的看法,否則句句彈無虛發,一言不和就會爆出火花,整個世界就變得十分狹隘。反之,若能有謙虛的心態,世界馬上就會變得寬廣起來。(2) 心腦操練的具體做法就是請當事人雙方就2個議題發表意見:(a) 思考自己的應對進退是否有缺點,言行是否會讓對方感覺受辱,不留迴旋空間,讓對方一直感受到不舒服、不愉快。自己的行為表現有可能只是一種習慣性的反應方式,並非針對特定某一人,這部份就需要自己反觀自照,了解行為的可能缺失後,才可以避免重蹈覆轍。(b) 請當事人雙方試想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好的地方,或曾說過中聽的好話。如果是夫妻,必須從兩人認識或結婚做為檢視的起點,由於最近彼此已經是相看兩相厭,因此僅回顧最近的狀況只會加強雙方受傷性,對雙方的溝通,是不著重點,而且是無意義的。

2013-11-01 14.33.06  

 人要在謙虛的心境下才可能看到對方的好處,以及自己跟人相處時自己的可能弱點或令人不愉快的言行舉止。當隔閡已經發生或誤會累積到相當程度時,僅就當前的狀況來溝通是很困難的事,因此必須回溯過去,就整個歷程來檢討,通盤了解彼此相同之處、共同的目標,以及漸漸出現嫌隙、愈來愈看不順眼的過程,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

 我鼓勵大家要在日常生活中懷著謙虛的心境來看自己,了解自己有很多主觀的見解(精健道第6道,註2),同樣的,對方也會很多主觀的見解、感受,因此與人相處時要能夠接受、包容彼此的不同想法。在人際互動的場景中,不可能完全沒有不如意、爭議、感受到壓力的狀況,在這種時候,要懂得自我覺知、善用壓力,謙虛地去了解別人,了解後才能接納對方,同時也希望對方能接納自己好的部份、了解自己的缺失。當透過了解去接納並善用雙方的不同特點時,就能夠超越過去,達到更高層次的了解,相處起來會更融洽、和諧,合作起來會更順利。

 當然,心腦訓練的過程中難免還是會有生氣、不舒服的感覺出來,但是可以透過分析、訓練忍耐度、思考並了解雙方的異同,從中學習、操練、改變、成長。持之以恆累積經驗後,可以降低直接的情緒反應,生氣的感覺會逐漸減輕,達到「輕反應、重經驗」的心境與態度,讓自我內在愈來愈豐富,久而久之就可以習慣成自然,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周遭的人事物,發展出多元的思考模式,且能進退得宜,感受到與他人相處中,一己人生的豐富、快樂和幸福。

 

1:胡海國:活著:精神的體驗與分析。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mhf.org.tw)出版。台北,20127月。

2:胡海國:精健道。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mhf.org.tw)出版。台北,2010年二刷

  

~~前文回顧~~ 

從爭吵中累積智慧 ~信任與謙虛是有效溝通的不二法門~ (上) 

 

BrainLOHAS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加入我們http://ppt.cc/IKQBb
捐款支持http://ppt.cc/RXt3P

arrow
arrow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