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腦與生活 (57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的憂鬱症會好嗎?

「從憂鬱症的精神困境走出陽光亮麗的人生」是一個辛苦的過程。

 

 有憂鬱症的人往往自己內在非常的辛苦、非常的痛苦,但是別人是無法體會、無法理解的。

  生命困境與因應:最好在人生旅程中能夠隨時注意個人精神生活的狀況,  每天的生活都能夠熟練的警覺於自己的「腦力狀態-個性特質生活環境的有利與不利條件、以及對人生未來期待的強度」等左右自己精神生活表現的三個重要元素。這三個重要的元素是左右我們每天生活腳步的三個主要精神能量,能夠掌握這三種主要的精神能量,就可以掌握精神發展的方向,能夠在意識的狀態下,清楚地培養精神樂活的生活形態,有效引導精神發展向上提升的正性方向。亦即能夠依自己腦力的程度與個性特質(自己對環境的反應特質),善用或尋求環境中有利的條件,每天均能活出有成就的日子,正向地累積生活經驗,正向的發展腦的結構和相應的精神功能,厚植信心,逐步依生活經驗定位自己的人生燈塔(人生願景),步步向前行,擁有日日是好日的精神生活,臻於精神樂活的生活形態。

精神樂活的生活素養 

    可惜的是在當代台灣社會,不管是為人父母的,為人師長的或者是青年、青少年本身,甚至是一般成年人,或是已經擁有豐富人生經驗的年長者,大都沒有上面所說的精神樂活生活形態素養,頂多只是關注心理適應或者是壓力的調適(註7),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在當今腦科學的時代,仍然沒有辦法能夠清楚的了解左右一個人精神生活的三要素,每天的生活都無法熟練地警覺於自己「腦力狀態-個性特質、生活環境的有利與不利條件、以及對人生未來期待的強度」三元素的互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正向精神發展(腦結構與精神功能)的重大影響,亦即無法瞭解、無法掌握自己那左右精神發展的三個主要精神能量。

 

  一般說來,「從憂鬱症的精神困境走向陽光亮麗的人生」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場景,都只專注於人生成就的追求,或只專注於不利環境條件的爭鬪中,亦或只是迷失在腦力不足或個性特質的盲目反應𥚃。如此,在失去掌握精神發展的三個主要精神運作的元素,就好像航行大海中,失去動力與航向的一條船,迷失了,驚慌了,無助了,孤寂了(註8)。勢必無法有效掌握精神發展的方向,無法在日常生活中,清楚地培養精神樂活的生活形態,無法有效在精神發展過程中,持續導引向上提升的正性方向。

  這種狀況,可以說明為什麼在台灣憂鬱症的患者(不只是年輕人)會越來越多,而且不知道怎麼去預防它,也不知道怎麼去治療它,甚至於不知道治療好之後,如何避免憂鬱症再惡化。

  這也是我們台灣社會在精神健康推動上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

「從憂鬱症的精神困境走向陽光亮麗的人生」

註7:胡海國:精健道,p.33-45。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brainlohas.org.tw)出版。台北,2022年10月,五刷。

註8:胡海國:生命動能(一):豐沛與展露,p.80-86。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brainlohas.org.tw)出版。台北,2020年9月,初版。

 

「從憂鬱症的精神困境走向陽光亮麗的人生」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從憂鬱症的精神困境走向陽光亮麗的人生」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從憂鬱症的精神困境走向陽光亮麗的人生」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從憂鬱症的精神困境走向陽光亮麗的人生」腦力壓力紅綠燈APP(Android) https://goo.gl/3NqVS9 (iOS) https://goo.gl/YjaPtY  

「從憂鬱症的精神困境走向陽光亮麗的人生」腦力壓力紅綠燈 精神健康評量網頁問卷:  https://app.brainlohas.org/scale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

 

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

一則新聞報導的警惕

  根據8月1日自由時報的新聞報導,台大公衛學院學者的研究發現年輕世代(15歲到30歲的人)有憂鬱症的人10年來增加了20 %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根據健保資料在此年輕世代有精神科相關診斷者由2016(22.1萬人)至2021(29.2萬人)增加了7.1萬人。而且近4成有憂鬱症的人,應就醫而未就醫。因而政府大力鼓吹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憂鬱症案例

  在診間有位憂鬱症案例,覺得生命失去了意義,生活沒有動力、又有失眠等等的不舒服,他大學畢業後上了研究所,兩年多來,不只課業繁重,實驗室研究工作不如預期順利,和女朋友的關係也起起落落,父母也不時有爭吵埸景,造成每天生活重重的困擾。會談中也發現他的個性性急、生性敏感、易操心、多煩惱。

  另有位憂鬱症的男生,國小與國中前一年是功課、體育的高手,很受同學愛戴,自國中二年級和同學相處不好,從此就只斷斷續續上學,覺得去上課很不愉快,感到被排擠、不喜歡看到同學。勉強國中畢業,沒有進入理想的高中,挫折之至,父母也想盡辦法鼓勵、協助,仍只是斷續上課。長期在家生活,與父母、兄姊也談不上來,有的只是期待、責備。自我感到孤寂落寞,生活不規則,每天在家,少外出,無聊中長時在網路上打轉,睡眠品質差,身體易累,晚睡晚起,了無生氣,人生目標飄浮,不時嘆氣、流淚。個性一向好勝,求好心切,但幾年下來一直卡在人生的深淵裡。上面兩則案例是門診常見精神困擾中的憂鬱情境。

就精神病理分析的觀點

  憂鬱症案例在精神生活的困擾點並不只是表面的憂鬱狀態, 也不只是表面上直覺性所敍說的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不只是表面所言說的心理不能適應,或只是表面上壓力太強所引起。

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憂鬱症是潛藏著一個人的「腦功能-個性特質、生活環境的困境、以及對人生未來期待的執著等三個要件。」

        這三個基本的成份不是單獨存在著,而是在一個人由小而大成長過程中,交互運作著。這種交互運作的過程在每天的日子中一直在進行一種病理性的精神生活歷程,也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一直在產生和負面情緒有關的病理性的人生經驗。所謂人生經驗並不是憑空存在,而是建築在一個人的腦內結構及其相應的病理性精神功能(含情緒、行為、認知與生理驅力)表現中(註1)。這種病理性腦內結構及其相應的病理性精神功能表現,在每天的生活中重複地運作著,在腦結構與功能的發展上,每天製造病理性的神經廻路,持續地發展出「腦-精神功能病理和現實生活不順遂」的惡性循環。終至發生持續性憂鬱症,深深影響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功能表現,走不出人生的深淵。

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精神樂活的觀點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

  這裡所說精神樂活 (LOHAS) 是指能建構腦結構健壯、腦-精神功能(腦力)充沛、耐壓力十足、人生經驗豐富、日日享有快樂與幸福人生的一種精神生活習慣(註2)。循此,根據上面所列舉的普遍憂鬱症案例,我有兩個關於精神生活的觀點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或許可以作為思考面對青年和青少年普遍出現憂鬱症的方針。

其一、如何避免或及時遏止「腦-精神功能病理和現實生活不順遂」的惡性循環,以避免或及時遏止腦內結構及其相應的病理性精神功能的發生。

其二、如何化解與負面情緒有關的病理性人生經驗,並逐步減緩其所依歸的腦內結構及其相應的病理性精神功能(含情緒、行為、認知與生理驅力)表現,以跨越人生困境,走出人生新境界。

  這兩個精神樂活為基礎的精神生活觀都牽涉到潛沈在每日生活中默默存在著的「腦結構與腦-精神功能」的確腦科學現象,只是我們生活在其中而不自知。腦結構的改變與腦-精神功能的正向發展,都需要在每天生活中用心地生活,用心的面對生活的挑戰,用心地帶動正向且健康的腦結構的發展和正向精神功能的提升,也就是我所說的心腦操練。(註3)

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何謂心腦操練的觀點?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夠用心的生活,用心的面對生活的挑戰,就可以獲得人生寶貴的經驗,就可以有效地帶動正向且健康的腦結構與腦-精神功能的發展與提升。這就是我所說的心腦操練功夫及其操練的成果。(註4)

  處在憂鬱症狀態的人,要能跨越人生困境,走出人生新境界,才能由憂鬱狀態走出來,邁入有朝氣、有希望的日子。在這種跨越憂鬱的過程中,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當下精神生活中的憂鬱狀態,其所依歸的腦內結構及其相應的病理性精神功能(含情緒、行為、認知與生理驅力),是否太固著了、太明顯了?其固著程度及其病理性負面精神功能是否由個人的用心程度和其意志力能夠有效地加以掌控與調整?

  如果個人的用心程度和其意志力無法掌控腦-精神功能的負面功能表現,就必須要接受精神科醫師的診治,並處方抗憂鬱劑給予適當的治療。這種憂鬱症的情境,只施以會談式心理治療,效果是有限性。

  當抗憂鬱劑治療逐步減緩其腦內病理性結構及其病理性精神功能(含情緒、行為、認知與生理驅力)症狀,就可以運用會談治療的技巧,釐清其精神生活內內,交互作用的「腦力-個性特質、生活環境困境、以及對人生未來期待的執著等三個要件」(註5;註6),引導憂鬱症病人逐步自我覺知、釐清憂鬱症狀態下那種病理性的精神生活歷程,也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一直在產生和負面情緒有關的病理性的人生經驗。這種病理性的人生經驗,由小而大成長過程中,一直存有,而且是由「腦力不足-個性特質、生活環境的困境、以及對人生未來期待的執著三元素」交互的運作著。

  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重點是,憂鬱症的人,只是自我察覺自己人生發展的困境,並不能改善固著的腦負性結構與其負性情緒反應的習性。

        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重要的是要在每天的生活中,體會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腦力不足的感受,運用換個角度看人生的態度,從事個人在社會角色的重新定位確認腦力所及的程度用心的生活。在每天一小步一腳印地獲得成就,並能隨時給自己鼓勵增加自己的信心與毅力。如此一天一天地改變腦內正向結構的發展和增強正向的情緒反應,一步一步走出新的人生腳步,享有日日是好日的正向感受,有效跨越人生長期精神發展帶來的困境和枷鎖(註6)。

參考書籍:

註1: 胡海國:活著-精神的體驗與分析,p.94-101。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brainlohas.org.tw)出版。台北,2018年6月,初版四刷。

註2:胡海國:精神樂活(Ⅰ)、(Ⅱ),p.1-4; 39-46。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brainlohas.org.tw)出版。台北,2014年,初版。

註3:胡海國:心腦操練:人生新主張,p.25-29,精神的動態性。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brainlohas.org.tw)出版。台北,2014年,初版二刷。

註4:胡海國:心腦操練:人生新主張,p.9-39,精神的動態性。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brainlohas.org.tw)出版。台北,2014年,初版二刷。

註5:胡海國:精健道,p.92-99。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brainlohas.org.tw)出版。台北,2022年10月,五刷。

註6:胡海國:生命動能(一):豐沛與展露,p.61-73。精神健康基金會(網址:www.brainlohas.org.tw)出版。台北,2020年9月,初版。

 

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面對年輕世代的憂鬱症:不只談心理,也得重視精神的發展!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煩,事事不順,活著真辛苦」,這是一般精神科門診,在人生路上感到失落者,常常有的訴苦,他有無比的無奈。相對的,「心情歡愉、神情飛舞、感謝賜票」,正是街頭巷尾看到台灣選舉當選成功者的正向興奮情緒。

人生成敗論英雄:情緒的關鍵角色-上

情緒是生命之水,身體的生命需要水,精神生命就需要充滿活生生的情緒動能。我說,情緒動能因為情緒帶動、催化了一個人的生命動力,它是一個人每天活潑生活的催化劑。沒有了情緒,生命會凋萎,縱使身體生命活著,但精神生活是乾枯的。所以說人生成敗繫於情緒的角色。

  我們常常會說一些鼓勵的話,例如,「要有堅強的意志與信心」,「有志者事竟成」等等。然而,更底層的是「如何堅強?如何有志呢?」這就需要有正向情緒的催化。然而情緒是什麼?情緒在哪裡?情緒從哪裡來?這些問題是現實生活上一直被忽略的精神生命現象。

   就精神生活的病理觀點來說,在忽略情緒的情境下,一個人怎麼知道如何才能掌握情緒為正向呢?甚至他的情緒更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會轉為負向的性質,而締造失敗的人生,使一個人的人生與平安幸福的距離越來越遠呢!

   就精神樂活的觀點:

面對上述這些問題的必要功課,是要瞭解並「自我覺知」我們精神生活中,幾個情緒面向和它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在精神生活中的角色。

 

人生成敗論英雄:情緒的關鍵角色-上

其一、情緒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情緒包含由口頭表達的主觀情感感受和隱而不現的身體變化兩部份。

   所謂精神生活是人生在世的生活狀況,其生活內容由精神功能所指導。

精神功能是從腦產生,它包含有具體的ABCD四個組成部分。A代表情感(affect),B代表行為(behavior),C代表認知(cognition),D代表生理驅動力(drive)。腦功能是具有高效能的人體器官,所表現出來的ABCD四個成份的每個成份中有些是可以感受的,但有些腦-精神功能的表現,為求主動性、自動性的高效率反應,並不會達到我們可以察覺的意識層面。因此,腦所表現的精神功能,並不是所有功能表現都是我們可以意識得到的。

就情緒功能來說,和情緒有關的「情感」是口頭上可以表達的,那種可以感受到的情緒部分。事實上,「完整情緒」除了口頭可以表達的情感之外,還包括口頭沒有表達或無法表達的身體感受。例如,有人訴苦說感到憂鬱,這是病人自己可以表達訴說不舒情緒的主觀感受,一般精神科醫師檢查病人的時候,會探索憂鬱者身體上的表現,如臉部表情表現、說話語調、姿勢、身體方面的現象,如不想動、缺乏動力、體力變差、胃口差、體重減輕、便祕、甚至坐立不安或失眠等等的身體不舒症狀。把主觀感受的情感,加上相關的身體反應,才完整呈現情緒的全部面貌了。

   因為腦是人生的工具,它要面對每天生活的種種活動,例如,打球、工作、開會討論事情、或午餐休息等等,腦功能就得隨時變動著,而產生各種身體活動和對應此活動的特定精神功能狀態(亦即情緒、行為、認知與生理驅力的狀態)。其目的是使人在每天生活的種種活動中均能有良好的表現,均有收獲,都可以成就當天的所作所為。

   因此,日常生活的變動中,情緒也因精神狀態的變動,而隨之起伏。若說人生無常,情緒變化也是無常。若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會相對地呈現負向情緒的多元感受:不論是工作受挫、人情失落、面對危急、不公義、兩難局面或不可知著的未來,在在都會呈現無窮無盡負面情緒的變化。當然,人遇好事精神爽,也是正向情緒的感受,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多元變化的情緒感受。這些我們口頭所說、所表明的情緒感受,也都隱含著我們身體內在不自覺的、相應於各種情緒變化的身體功能變化。

其二、情緒具有主宰人生成敗的特殊功能之精神成分。

情緒是針對每天生活情境之反應,它使每天看似片斷的連串生活事件成為連續狀態的內在精神元素,它導引一個人面對情境時,應對進退的轉折。情緒引導當事人適時地激發生命動力的生理驅力、啓動另類思考,引發新行為反應、創造另一個新情境。因此構成一個人生活在「舊情境-新情境」的串串相連的連續性、流動性精神狀態,使一個人的生命,感覺上是連續性、流動性的生命。

情緒可以說是一個人連續性生命的歷程中,面對一件件層出不窮生活情境的連續性準備狀態,正向的情緒,使一個人能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種準備良好的精神功能狀態,進行日常生活層出不窮生活場景的有效應對,不只工作做得好、人際相處也得宜,造就成功的一生。若情緒反應不良,一個人就無法對多變的生活,隨時做好妥善的正向的應對準備,因此事事不順、處處碰壁、人際互動差,造就失敗的人生深谷。

參考資料

1,胡海國:活著-精神的體驗與分析。精神健康基金會,2018年6月四刷。

2,胡海國:心腦操練-人生新主張。精神健康基金會,2017年12月四刷。

3,胡海國:精健道。精神健康基金會,2022年10月五刷。

4,胡海國(總策劃)等:實用精健道:人生十二景。精神健康基金會,2016年1月,再版三刷。

5,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心航奇航(Mind: A journey to the heart of being human)-從神經科學出發通往身心整合之旅(宋偉航譯)。2017年8月初版。

6,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人際關係與大腦的奧秘 (Developing Mind- how relationship and the brain interact to shape who we are) (王豐彬譯)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7月,初版。

7,艾利克.肯德爾(Eric R Kandel):啟示的年代(The Age of Insight)(黃榮村譯)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6月出版二刷

8,Eric R Kandel:In  Search of Memory- The Emergence of a News Science of Mind . W.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2009

 

(接續第二篇)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腦力壓力紅綠燈APP(Android) https://goo.gl/3NqVS9 (iOS) https://goo.gl/YjaPtY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腦力壓力紅綠燈 精神健康評量網頁問卷:  https://app.brainlohas.org/scale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身邊出現了需要幫助的人,請問該怎麼做呢?

 

當遇到需要幫助者,我該如何有效幫助他

通常來說,一個人若是出現精神疾病相關的症狀,推薦還是去往大醫院就醫會比較好。一方面醫院有專業的團隊可以針對問題進行診治處理,另一方面若是我們沒有對於精神疾病相關的知識,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那我們身邊若是出現這類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該怎麼做呢?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要盡量以關懷的形式去接觸,鼓勵他就醫的行為,讓他配合醫生提供的治療方式。

我們平時能夠提供的幫助呢,主要就是在對待病人的方式不要改變。假如今天有病的是你的鄰居,要持續抱持與他的互動,鄰里之間的良好關係。不會因為他有病而有任何的改變。彼此之間相互尊重,一起參加活動,這些都是好的。(註1)

 

自身有相關疾病以及恢復經驗,幫助別人,我會惡化嗎?

接觸病人會導致我自身情況惡化或是復發嗎?

當遇到需要幫助者,我該如何有效幫助他

 

會擔心類似事情發生,主要是腦力不夠,或是沒有接觸精健道才會這樣。若是有接觸精健道十二道,你會懂得提升腦力耐受度等等的機能。

足定氣靜的腦基本操練法教我們,只要簡單的步驟,平常隨時都能夠練習,必免讓腦力過度濫用。

另外,保養頭腦是很重要的。牢記保養頭腦的十種方法,可以避免腦力消耗,還可以讓自己耐受度提升。

 

保養頭腦十種方法

 

  • 日常起居要有規律

腦袋受生理時鐘的影響,日常起居規律才能提高學習以及工作效率
 

  • 每天用心生活

生活中發揮天分,用心過生活

  • 每小時要有一小段放鬆時間

腦袋需要充足休息,每個小時花個幾分鐘放鬆,避免過度濫用

  • 早起精神飽滿,讓腦袋甦醒

每日充滿朝氣的早起,有助於刺激腦神經動起來!

  • 晚上定時睡覺,足夠休息

​​​​​​​提供腦袋足夠的休息時間,休閒並放鬆心情。

  • 告訴自己今天過的很有價值

​​​​​​​回想一下我們的生活,豐富又充實。

  • 每週都要找機會和他人聊聊天

促進多元發展,紓解壓力。

  • 參加各種活動,豐富生活

​​​​​​​接觸新事物,拓展視野。

  • 肯定自我生活價值

​​​​​​​找到自信和自我價值。

  • 每天關心別人,傳遞愛

學習付出關心,讓自己的生命過得充實有意義

 

增強自己的耐受度,保護自己,也能多多幫助他人。

關心他人的過程自己其實也會承受一定程度的壓力,我們要注意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耐受度是否會超出可以承受的範圍。

很多人會礙於情面上,忽略自己的需求硬撐。

其實在生活要上要學會勇敢”Say no.”如果你今天發現你的精神健康指數不太好,可以選擇請假休息、出門踏青,讓自己遠離壓力環境。

要有「我今天不行,今天我不能夠幫忙你。但讓我休息一下我還是會回來。」的條件式幫助。

當遇到需要幫助者,我該如何有效幫助他

每日評估自我精神健康腦力指數

想幫助他人,卻不知道自己的耐受度已經不足夠,如果這樣硬撐,可能會造成極大的後果!建議每日起床第一件事,可以先自我測量精神腦力指數。

 

在自我測量腦力的同時,才可以保護自己不要有過度承擔,也能夠知道自己何時應該要放鬆了!(註2)





 

註1:胡海國 精健道

http://www.brainlohas.org/%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4%b9%8b%e9%81%93-2/

 

註2:精神健康腦力檢查

http://www.brainlohas.org/%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9%A2%A8%E5%90%91%E7%90%83/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腦力壓力紅綠燈APP(Android) https://goo.gl/3NqVS9 (iOS) https://goo.gl/YjaPtY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腦力壓力紅綠燈 精神健康評量網頁問卷:  https://app.brainlohas.org/scale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扎根鄰里的更好方法:口耳相傳精神健壯知識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家醜不外揚?與鄰居分享家務事是好的嗎?

  在台灣社會很多時候,會認為管別人的家務事是不好,不道德的。就是所謂的『家醜不外揚』自己管好自己的事即可,不要去管別人的家事。同時,大部分人也認為告訴別人有關自己的情況是羞恥,是不應該的。有時候,我們會接到一些家屬表示想要分享自己家裡情況給鄰居們知曉。有一些病症是需要鄰里間共同了解跟吸收的,那這種時候該怎麼處理呢?
很多人都會覺得,關心自己已經很不容易了,更何況還要關心他人?
正常的人思考可能介於,我跟我的家人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莫名其妙去關心別人,再者就是認為這些並不關我的事為什麼要聽。這些疑惑在精健會經常遇到,本篇也將帶領大家理解,深入解決。

 

困境來源與偏見
了解「未知恐懼」的主因
  會發生這個困境的主要來源,尤其是在腦力不夠的情況下會引發生活難題。人們對未知的東西,在不瞭解的情況下,尤其是在對腦科學,腦力不了解的狀況下,有可能產生來自未知的恐懼。 

  • 對腦、腦力,腦部科學的知識不了解,因為之而產生排斥
  • 對精神症狀不了解,產生負面認知以及烙印並排斥進行理解

這些困境在我們身邊發生,但這些都是有解決的途徑的。(註1)

 

扎根鄰里的走向
熱愛傳達知識,保持熱誠跟開朗的心態
  分享知識,學習知識,把這些當作日常小事分享,與鄰里保持良好的互動。
例如:「你知道腦力是什麼嗎?」在鄰里間傳播腦科學知識,心腦操練,或是「保養頭腦的方法有這些,你知道嗎?」,樂於分享身邊的知識,關壞他人,這樣才能在鄰里間扎根站穩第一步。
第二步,了解並意識到腦的知識不是一件很難的大事,大家都可以輕鬆學習理解有關腦袋的原理、腦精神的發展、腦力的運用。

  再來就是傳播必要的知識,腦力不夠會造成許多問題,例如精神功能降低,這種狀態下無法運作人與人的互動關係,甚至嚴重時會造成他人的困擾以及麻煩,這個代價無疑是巨大的。
所以我們可以先假設在一對一,雙人的情況下就能夠在平時與其對話溝通有關腦力,腦知識的信息。再來就是能階段性的傳播出去,以全國性的方向出發。

 

平淡教育的目標
突破偏見以及不正確的觀念
  普遍家屬甚至病人在還沒有開始進行治療前就對自己感到丟臉以及羞恥,為什麼呢?

(一)錯誤的偏見
  對知識的不足而導致誤解,人們在面對未知事情時,一貫都會抱持先入為主的想法,久而久之,這也造成偏見帶領錯誤的想法前進。
(二)無法突破的阻礙

  長久以來的偏見讓病人或病人家屬都有很大的阻礙,因為大家不了解有關腦力的知識,所以造成他人的恐懼,甚至連自己都會給自己烙印著偏見。精健會提倡的就是平淡教育,什麼是腦功能的正常以及思考、知覺知識。只要能夠突破有關此議題的偏見跟增加教育機會,相信未來一定能讓我們精神健壯,精神樂活的概念更加推廣出去。

 

扎根鄰里精健大推廣
鑄造口語相傳的大環境
  以民間的立場,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推廣讓民眾更了解有關「足定氣靜、充沛腦力、善用壓力、茁壯頭腦與智慧」等提高個人面與社會面的優築生命建設工程。
如何能實現做到這件事呢?
 

不用成為專業人員就可以做到!鼓勵鄰里間互相交流,只要有接觸基金會以及講座,就有基本面對以及傳達知識。不只是可以成為精健會志工,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推廣精健道的領航員。(註2)
就比如人們對宗教的信仰,普遍認為只要拜拜就能幸福,但如果當事者沒有做出任何努力的過程,該怎麼僅僅透過拜拜這個行為獲得幸福呢?
這也是一個精健會提倡精健道的理由,我們自己學習到了關腦力的知識,我們可以試著透過口耳相傳的方法去告訴自己的家人、朋友、鄰居廣泛推廣。以精神內涵、腦力等等讓他進化成日常用語,教育也告訴自己要精神健壯,精神樂活。

 

註1:胡海國 《活著─精神的體驗與分析》
http://www.brainlohas.org/%e7%b2%be%e5%81%a5%e6%95%99

註2:胡海國 精健道

http://www.brainlohas.org/%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4%b9%8b%e9%81%93-2/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腦力壓力紅綠燈APP(Android) https://goo.gl/3NqVS9 (iOS) https://goo.gl/YjaPtY  

家醜不外揚,我真的能說這些嗎?腦力壓力紅綠燈 精神健康評量網頁問卷:  https://app.brainlohas.org/scale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__2679037-1.jpg

 

有效陪伴的評估原則—他的成長與我的負荷

親戚、朋友們平常都各自努力,有時候知道對方有困難,要能夠有短暫的陪伴,這同樣是人情上的基礎性連結。至於要怎麼做到有效陪伴、關懷呢?最基本的原則有兩個因素要考慮:第一是對方有沒有在成長,對方如果沒有成長,會變成無效陪伴;第二是我花了這些時間、心力在裡面,我感受多少壓力。換句話說,陪伴是雙方、互相的,要考慮到被關懷者對方的成長,以及陪伴者的我有沒有承擔太重。

 

承擔的壓力量可以藉由精神健康量表自我評估,自己要能夠察覺到心身上的壓力反應,覺察自己心境上,處理事情有沒有失去原有的效能了?自己的這個「我」的價值跟意義,在陪伴、照顧他人的過程中,是不是有被拉掉下來了,減損了?自己要警覺:自己精神健壯度如何?腦力夠不夠用?不要付出關心到後來,對對方發脾氣,對自己也生氣,這就是已經超過你可以做的範圍了,該收手就要收手,所以有時候要停下來判斷一下:我陪伴及對他付出的,是否只能到此為止?

 

當自己承擔的壓力過大,需漸進地拉開距離

要跟對方講:「我自己也要照顧好自己」,當然這當中要有點技巧,不要突然離開,讓對方覺得他被拋棄,可以說:「我今天來看你一個小時,過兩天再來。」到某一個時間點,就改為一兩個禮拜來訪一次,能有這樣的調控方式,不只可以保有實力、耐力,也可以不讓自己好似全然被吞沒的失控感。

 

若彼此付出已超過自助與助人的上限,是時候該尋求專業精神科醫療的協助

至於對方有沒有成長,假如對方的困難在你陪伴下,一起努力一陣子,包括去公園散步、去逛街,並陪伴從事種種活動,他依舊黏在自己的問題或困境中,沒有改變或進展,表示他的問題不能從你的陪伴得到幫忙,這就要兩人商議,朝著尋求專家協助。假如社會資源不夠,就要去找社會資源,假設需要諮商,就去找諮商師,或者需要去一起去拜訪哪一位法師或牧師,就一起努力。

 

若上述各種外在協助均無法改善生活精神困擾,就需要看精神科醫生門診,因為腦力有時候被壓力壓太久了,它會消失應有的彈性功能,這時候不服用調整腦功能的藥就沒辦法了。所以不是說只有一定到教會、教堂、寺院,就可以完全解決生活困擾問題,如果已經嚴重到自己努力都還不行,他的腦可能有特別的功能變化,或者有哪種體質特性,此時如果不用腦功能調整的藥物治療,就沒有辦法讓他有順利的復元。

 

這個屆時要找診精神科醫師門診的敏感度很重要,到時候,該看精神科醫生就要快快去看醫生,就像感冒一樣,自己在家休息幾天情況沒有好轉,就要及早去看醫生,大腦也是如此,不要說完全不接受看精神科醫生的需求,這反而讓自己更辛苦。

 

前一陣子,有一個演員的自殺案例,據說他在教會裡面很受到大家照顧與愛戴,但他的困擾問題,只在教會的活動與照顧是不夠的。我有一位類似情況的病人,他很感觸地跟我分享說,依他的經驗,只有教會的信仰與教友的支持是不夠的,他自身一直參加教會與教友種種活動,但他一定跟醫生有互動,常規回診治療。他很遺憾地說「會不會這位演員朋友」,沒有固定看醫生呢?

 

教會的活動是很支持性,很有幫忙沒有錯,但是,當人生碰到超過負荷的大困難,有時候頭腦會受到太大的衝擊,或是有些精神疾病受到季節交替影響,情緒陷入低落或原有疾病可能復發,當事者可能沒有辦法自我掌握。所以我建議不要把看精神科醫師,當作絕對的禁忌。一步步來,真的需要,就把精神科醫師當成人生的導師,很順理成章地去求診。這也無關乎勇敢不勇敢,只要有這個需要,就去看精神科醫生,他甚至是人生困擾的導師,人生困擾當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用這樣的態度及瞭解,平心靜氣地來面對精神困擾的情況。

 

參考書籍:

1. 精健道

http://www.brainlohas.org/%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4%b9%8b%e9%81%93-2/

 

2. 心腦操練

http://www.brainlohas.org/%e7%b2%be%e5%81%a5%e6%95%99%e6%9d%90%e7%be%a9%e8%b3%bc/

 

3.精神健康量表

https://app.brainlohas.org/scale

 

 

BrainLOHAS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腦力壓力紅綠燈APP(Android) https://goo.gl/3NqVS9 (iOS) https://goo.gl/YjaPtY  

腦力壓力紅綠燈 精神健康評量網頁問卷:  https://app.brainlohas.org/scale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__2679038-1.jpg

 

陪伴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關懷他人也是會產生壓力的

說到陪伴,或者是要關心親近的家人、朋友,通常是彼此有點關係,才會想要去陪伴,但是陪伴本身也是有壓力的,因為對方當下是處在困境中。

 

以我的經驗來說,我在門診看病人,來的大概都是有一點困擾的人,很多人關心我:「你這樣會不會累積太多困擾的事情在你的心裡面,在你身上,在你心境上?」我在陪伴的過程,是要花時間去瞭解他的困難所在。事實上,要陪伴別人,有必要先了解對方的困難在哪裡,是在哪一種人生軸線上,而不是只有把對方負性情緒拿起來。情緒是他的,他會舒展出來,發洩出來,你可以同理他生活的困難、場景與感受,多少跟他分擔,但是你不是他,你不是承接他所有的負性情緒,而只是在引導對方疏解他的情緒而已。

 

不增加受助者壓力的關懷方式

不吝惜關心別人的時間

我以前在大學教書,講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都會鼓勵同學們:「你座位旁邊或你很熟悉的同學,今天應該來上課怎麼沒有來,你最好主動跟他聯絡一下,他可能遇到事很難受,在他的宿舍裡面,癱瘓在床上了,或呆呆坐在那邊。」我建議可以請半天假,或者是一天,去拜訪他。你用半天、一天的時間,可能是救了你的好朋友、好同學一輩子的事情,所以不要太節省這半天、這一天的時間,讓他覺得:「我還值得你來陪我,你要上課,你請假來陪我。」這非常珍貴。

 

表達關心的方式 要以退為進

你可以很清楚告訴他:「我在上課,沒有看到你,我很關心,所以我來陪伴你,來看看你怎麼樣了,有沒有需要我提供點什麼的。」以退為進,不要沒有前言後語,沒有鋪陳,就冒失地直接說:「來,我要給你什麼」。在這當中,第一個重點是「我特別請假」,第二個是「我可以給你什麼」,這包含著非常濃烈的情誼。 用一點時間,去關懷他:「我今天上課,看到你不在,所以我就請假,跟老師說我要來拜訪一個朋友,今天他沒有來上課,我就來了。那不曉得你的情況如何?我可以提供什麼嗎?我們來聊聊,研究研究怎麼樣?」看當下的話題適當調整。

 

循序漸進的鋪陳來傳達關懷的心意,避免直接說:「我來關懷你」

在這當中,避免講:「我在關懷你。」這可能會造成他的壓力,而講:「我跟你在一起,我可以給你什麼?我們可以來討論討論。」給他必要的人與人相處的情感基礎性:讓對方體會「我們在一起,我知道你有什麼困難。」盡量鼓勵他講,他講出來,可以藉由抒發,減輕負擔。

 

關懷者的壓力

關懷他人的過程不忘記自我照顧,時時警覺心身壓力反應

提供關懷者也是有壓力的,不只是因為特地請假影響學習進度,還包括面對一個有困難的人,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壓力源,因此關懷他人是有壓力的。尤其當關懷的對象,是家裡長期生病的親人,例如失智長輩,壓力更形明顯。要關懷自己的親人,就不是短短請假一天來探望而已,所付出的時間會更長,有的可能半年以上不工作,在家或在醫院照顧,天天相處在一起。

 

這種長時間照顧與親情的羈絆,跟前面提到的短時間、暫時性的關懷不太一樣,一天24小時付出心力、時間在旁邊照顧。這種長期性照顧,負擔很重,當負擔沈重已接近或達到負荷量上限時,就要尋求他人的幫忙。

 

運用自我覺知的技巧在長期照護上

長照如同馬拉松,需調整速度與節奏前進

照護他人難免有很大壓力,對自己要能夠自我覺知。首先覺知自己的壓力耐受情況,亦即懂得覺知我自己的腦力、體力、能耐,其次是覺知環境,審視要執行照顧的條件如何。首先覺知自己的狀況,接下來是要講究自助,也就是自己要先能夠救急與自我療癒。當照顧他人而感受到有困難時,要能覺知「我有困難,腦力已經不夠用了,體力也不夠用了」,當覺知腦力、體力不夠用時,就要調整安排每天生活的時間,從事身體與心境的安定與安靜的休息與放鬆的時間段落。

 

尋求替手協助

如果用心自我療癒後還是不行,就需要卸下一些、放掉一些身心壓力過度負荷的事,讓別人來幫忙。不要只一昧地想說父母由我來照顧就好,其他人不用管,或是不放心交給其他人,這樣會耗盡自己的腦力、體力與生活熱情。像是把馬拉松長跑當成跑百米賽跑,用衝百米的速度,是持續不久的,要照顧的事情還是在那裡、那麼多,永遠也作不完。這不是短距離的賽事,它有著相當長的時間 。因此,適當時候要停下來休息,找別人當一下替手,是必要的。

 

不放棄尋求資源

這個找替手做照顧的部分,政府有相當的措施在,可洽詢、利用長照2.0的照顧者喘息服務,照顧上有替手,或者可以請兄弟姊妹分時段輪流照顧,不能只由一個人承擔,這樣太困難了,還是要了解所處整個環境,做適當的安排與定位,定位以後就要用心去做。若有兄弟姊妹,就要找來協調、分配照顧時段。兄弟姐妹之間相互講不通,要請長輩一起來溝通,也要懂得找社會資源,一起運用。面對長期的關懷、照顧、陪伴的事情整個重擔是現代社會普遍的議題。

 

 

參考書籍:

1. 精健道

http://www.brainlohas.org/%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4%b9%8b%e9%81%93-2/

 

2. 心腦操練

http://www.brainlohas.org/%e7%b2%be%e5%81%a5%e6%95%99%e6%9d%90%e7%be%a9%e8%b3%bc/

 

3.精神健康量表

https://app.brainlohas.org/scale

 

BrainLOHAS     

官方網站http://www.brainlohas.org/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rainLOHAS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
 Line@官方帳號http://line.me/ti/p/%40swr4356s
 精神健康訊息免費訂閱https://goo.gl/QxmAfp
捐款支持https://goo.gl/TzygrY 
 

腦力壓力紅綠燈APP(Android) https://goo.gl/3NqVS9 (iOS) https://goo.gl/YjaPtY  

腦力壓力紅綠燈 精神健康評量網頁問卷:  https://app.brainlohas.org/scale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00429_123542_vHDR_On.jpg

 

我們與精神困擾也可能會很近!

如何及時發現、及早脫身?

根據精神健康基金會以精神健康指數對台灣社會的精神健康狀況做全國性的調查。發現台灣社會普遍的有種種的精神困擾,例如睡不好的人有33.6 %,心情不佳的人有30.8%, 感到煩躁(焦慮不安)的有30.3 %,不認為明天會更好的有31.6 %,有孤寂感的有26.4 %,覺得缺乏歸屬感的有31.7 %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441.jpg

 

 「精神健壯、腦力充沛」並不是俗話說的、或是當代充斥在流行、在媒體的種種補品的服用。只服用什麼腦的補品,作用有限,甚或沒益處。大家要知道,腦是一個成長性的器官,精神是一種發展性的功能狀態。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0326_132853_vHDR_On.jpg

 

綱要:

1)《精神》是什麼?何謂精神的發展?

2)我們與精神困擾的距離可以很遠!如何永保平安、幸福,遠離精神困擾或疾病?

3)我們與精神困擾的距離也可能會很近!如何及時查覺、及早脫身?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0607_060858_vHDR_On.jpg

 

給內向者的人際關係起手式從覺知自己的個性開始

為了精神健康的經營,我鼓勵每一個人都要自我覺知。處在複雜的生活環境中,每一個人都有個性的長處和短處,只要順應個性特質及生活型態,以精健道要義為核心要素,持續心腦操練,一樣可以累積點滴成就感,堆疊幸福。精健道很強調藉由用心體驗,拓展經驗,增加神經連結網的密度,達到多元思考與見解,那麼,如果是個性內向,不擅交際的人,他所處的環境又恰好是封閉的生活圈或職場,不能認識、結交很多、很好的朋友,該怎麼辦呢?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0326_132823_vHDR_On.jpg

 

精健道第十道是建議我們每週運用短短十分鐘,做些人跟人互相的關心,這是考量我們現在的社會,大家都太忙,要抽個十分鐘好像很難,因此有意地安排進入常規行程或是待辦事項中,每週至少要安排個十分鐘,當然多一點更好。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5663.jpg

 

提問:

媽媽因妄想、幻聽嚴重,之前被家人強迫帶到醫院精神科就診,經醫師診隊為思覺失調症,且發病應已二三十年以上,醫師建議立即住院,但因無病房而作罷,之後均由父親代為領藥,混入食物服用,但被病人發現後拒食,服藥並不規律。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1203_140902_vHDR_On.jpg

 

   她決定去看精神科醫師接受抗鬱劑的治療。雖然服用抗鬱劑,使她有一些身體不舒服的感受,但是讓她感到安慰的是,她感覺到藥物治療的真正效果,例如睡眠改善了、腸胃的噁心不見了、胃口也明顯的恢復、頭髮也長回來了、微笑變得更真誠、可以自然地笑出來了、不再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冒牌貨。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744.jpg

 

   一位康復的病友在面對轟動社會事件,一位演員自殺事件的時候,他感嘆地說:「其實,我覺得如果已經是到了要看醫生的程度,像我一樣,就不能只讀聖經、教會活動、小組聚會、主日崇拜、敬拜讚美了!而是需要醫療團隊的協助了。」他又說:「我一直都有在服藥治療,縱使平常生活沒有症狀了,但是我還是一直接受醫療團隊的服務,再加上了教會生活,才過得這麼好的。這位演員他沒有醫療團隊的協助,只有教會,是不夠的。」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0708_081110_vHDR_On.jpg

 

     全球地球村,竟「不可思議」的出現層出不窮的,令人困惑丶不安的靑年人槍擊事件,例如多年前,挪威奧斯陸一位社會青年,竟似孤狼,帶著社會怨氣,對夏令營學生冷血的槍擊事件,造成全球震驚。最近美國德卅(BBC News-中文版)事件,幾年前科羅拉多州(維基百科)事件及最近接連發生的類似事件。美國上下無不氣餒丶生氣丶困惑,而重視校園安全防護的呼聲四起。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670.jpg

 

豐富自我的進階表現多元、豐盈、幽默,人生自然亮麗如花明

面對挫折的樂觀態度幽默性

上述的這三個特質是根本的,有這三個以後,因為人生經驗多,連結多,就有多種可能性,自然就多元(多元性),自我就會是豐富的(豐盈性),然後呢,就產生有「幽默性」。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662.jpg

 

自我是精神內涵的一個面向,與腦生物面、心理面是互為相關的

第九道「豐富自我」,傳達的訊息就是要讓腦的發展越細緻,而自我豐富度越來越高。自我豐富跟腦功能提昇,兩個是相關的,自我是精神本質上很重要的內涵。我們平常講精神,尤其宗教界,是講無我,要大愛,要兼愛,這是比較高層次的,意義重大,但不容易做到。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001.JPG

 

日常小確幸要有,生活大幸福也要累積

用心生活,與人相處有豐厚基礎,自然而然擁有多元思考的心態及能力

小確幸當然是好的,但是不能只有在那個層面。事實上,我在觀察現代人的生活,我總覺得深度不夠,全部都是小確幸,如同在溪邊淺淺的水,萬一稍微乾旱,溪就乾涸,不深厚,不渾厚,尤其現在資訊非常快,非常發達,時尚也非常流行,但是很快就過去了,一直在追,卻沒有時間去做深入的了解。現代生活速度快,東西多,看起來很精彩,但是有一點顯於太淺薄,可能還要講到內在的多元化,讓它可以更多種可能性,也有其他比較深厚的幸福感。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211203_140904_vHDR_On.jpg

 

「換一個角度看人生」是重要的心理調適技巧

在此之前,需要與外界人事物多連結,以具備多元的思考及心態

「這件事情就這樣,我們不要這樣想,順順過日子就好。」我們台灣的日常,常常會有長一輩的人,在親友、鄰居辛苦、困難的時候,相互之間這麼打氣、安慰,對晚輩也是常常如此鼓勵。

文章標籤

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